[实用新型]雪地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454.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锐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1/06 | 分类号: | F02B6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魏鹏 |
地址: | 40157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地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雪地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雪地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雪地车驱动装置是雪地车的动力源,其主要由发动机本体、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等组成。现有技术的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以发动机本体侧面为定位面与直接连接在发动机本体的侧面上,而没有任何防护或者连接机构。然而,该直接安装方式会造成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连接的位置精度不易保证且连接刚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雪地车驱动装置的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与发动机本体之间连接的位置精度不易保证且连接刚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雪地车动力负载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雪地车驱动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动机本体、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轮轴与发动机本体连接,所述皮带套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雪地车驱动装置还包括动力负载连接架,所述动力负载连接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发动机本体和所述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之间,所述动力负载连接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主动轮板、连接板和从动轮板,所述主动轮板靠近所述主动轮设置,所述从动轮板靠近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轮板中央设置有主动轴孔,所述主动轴孔的轮廓由多个半圆形的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组成,所述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交错围成所述主动轴孔,且所述第一圆弧角和第二圆弧角之间圆弧过度,所述第一圆弧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角的半径,靠近所述第二圆弧角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从所述主动轮板的一侧倾斜延伸后与所述从动轮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从动轮板包括主板、侧板和副板,所述主板的一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板从所述主板的相邻另一侧垂直延伸,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副板相对所述主板设置并与所述侧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副板上还设置有一对凸耳,在所述凸耳中央设置也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主板和副板之间设置有带有从动轴孔的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的通孔为“〈”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连接的一侧设置有齿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雪地车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动力负载连接架,保证了雪地车驱动装置的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与发动机本体之间与连接位置精度和连接刚度,其位置精度和连接刚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雪地车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雪地车驱动装置的动力负载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为基板,2为发动机本体,3为主动轮,4为从动轮,5为皮带,51为齿状凸起,6为动力负载连接架,61为主动轮板,62为连接板,63为从动轮板,611为主动轴孔,612为第一圆弧角,613为第二圆弧角,614为安装孔,621为通孔,631为主板,632为侧板,633为副板,634为条形孔,635为凸耳,636为轴套。
由图1可知,雪地车驱动装置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在基板1上的发动机本体2、主动轮3、从动轮4和皮带5。主动轮3和从动轮4通过轮轴与发动机本体2连接,皮带5套装在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上,皮带5与主动轮3和从动轮4接触连接的一侧设置有齿状凸起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锐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锐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内置组件的模塑中空箱体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塑料薄膜点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