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117.3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邵雪峰;曾贤鹏;陈明强;赵鹏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恩坦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遮阳 运行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遮阳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汽车天窗遮阳帘越来越普及。汽车天窗遮阳帘可以提高客户在车内的舒适感,随着遮阳帘的打开,给客户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遮阳帘的运行过程噪音大一直是困扰遮阳帘生产厂商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遮阳帘在运行过程中会与塑料框架上的平面接触产生摩擦,由此产生摩擦噪音,降低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引起主机厂及终端客户的抱怨及投诉,此噪音问题无法通过优化遮阳帘布的参数来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遮阳帘的使用且加工方便的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框架;帘布移动杆,安装于所述汽车上,且可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帘布固定轴,安装于所述汽车上,处于所述帘布移动杆的一侧,遮阳布的主体套在所述帘布固定轴上,所述遮阳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帘布移动杆上;所述框架上设有弧形凸出部,所述弧形凸出部处于所述帘布移动杆与所述帘布固定轴之间,所述弧形凸出部的顶端与所述遮阳布接触。
优选地,所述弧形凸出部的顶端的表面粗糙度Ra≤0.4μ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凸出部的顶端的表面粗糙度Rz≤3.2μm。
优选地,所述弧形凸出部的顶端的水平高度小于所述帘布固定轴的中轴线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帘布移动杆的底面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帘布固定轴的中轴线的水平高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上的弧形凸出部的顶端与遮阳布线接触,遮阳布随着帘布移动杆在移动过程中,遮阳布与弧形凸出部处于相切的状态,使得遮阳帘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相比现有的结构减小了很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满足产品性能及功能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稳定性,减少产品的不良率,提高了遮阳帘总成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客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框架
110弧形凸出部
200帘布移动杆
300帘布固定轴
400遮阳布
H1弧形凸出部的顶端的水平高度
H2帘布固定轴的中轴线的水平高度
H3帘布移动杆的底面的水平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降噪功能的遮阳布运行结构,其中:
包括:设置在汽车上的框架100;帘布移动杆200,安装于汽车上,且可相对于框架100移动;帘布固定轴300,安装于汽车上,处于帘布移动杆200的一侧,遮阳布400的主体套在帘布固定轴300上,遮阳布400的一端设置在帘布移动杆200上,遮阳布400的主体为圆柱形,且与帘布固定轴300同轴;框架100上设有弧形凸出部110,弧形凸出部110处于帘布移动杆200与帘布固定轴300之间,弧形凸出部110的顶端与遮阳布400的底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恩坦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恩坦华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恩坦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