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792.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经纬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A61J15/0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江娟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管。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常用的医疗器械,一般用于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应急性洗胃或者鼻饲,现在市售的普通胃管一般为单腔管的结构形式,由于进液和排污都要通过同一个管道,尤其在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时,洗胃液充入到胃内后并不能主动排出,通常需要在胃腔充盈后,借助呕吐反射排出,如此反复操作,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同时延长了抢救的时间,给患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危险性后果;而当用于鼻饲时,仅具有一个单腔管的胃管,其管腔很容易发生堵塞,这样势必需要拔出后重新插入,而反复的拔出和插入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仅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也同时给医护人员增加的工作的负担和劳动的强度。
另外为了实现胃管在人体内的固定,目前通常采用在鼻翼处贴胶布进行胃管的固定,该固定方法不牢固,易松动。
然而对于现有的双管道胃管,其出液管直接插入胃部,不需要抽取胃液时空气易进入患者的胃部,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胃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胃管,包括进液管1、紧贴所述进液管1设置的出液管2和包裹于所述进液管1和出液管2外壁上的气囊3;
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为球冠形,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7;
所述出液管2的插入端的顶端为斜截面,沿插入方向,所述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突出于所述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
所述气囊3的尾端设有开口,与所述开口连接设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尾端设有充气单元4,所述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出气阀5。
气囊3通过充气单元4充气膨胀后将进液管1和出液管2定位在胃窦中,胃管通过出气阀5放掉气囊3中的气体后而被取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顶端和头端均是指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
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优选球冠形,且进液管1插入端的头端开有若干喷孔,以增加冲洗液的冲洗范围,减轻冲洗液对胃粘膜的冲击力度。
出液管2插入端的顶端优选斜截面,以减轻突出的出液管2对体内组织的影响,便于胃管安全、快速地插入胃腔。
而且双管道设计,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可根据情况同时进行或间隔进行,患者痛苦小,操作时间短;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气囊3可包括使用膨胀介质使锚定件膨胀,以将气囊3楔入胃的内表面之间或定位在胃窦中的弹性物质。
所述出液管2上靠近尾端处设有控制阀6。
所述出液管2尾端连接设有抽液泵。
出液管2设置控制阀6,不用抽胃液时将出液管2密闭,避免空气进入患者的胃部,减少患者痛苦。
所述锚定件3为气囊,所述锚定件3的尾端接充气单元4和出气阀5。
由于膨胀的气囊3占去了进液管1、出液管2与食道管之间的空隙,使得胃内的内容物无法通过食道,有效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流,进而有效避免了呼吸道误吸胃内容物产生的种种威胁,更为安全可靠,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气囊3占去空隙的方式,将进液管1和出液管2固定,同时也减少了进液管1和出液管2的移动空间,使得胃管不易上下移动,固定牢固,不易松动。
所述进液管1的外壁上设有深度标记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双管道设计,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可根据情况同时进行或间隔进行,患者痛苦小,操作时间短;冲洗液的注入和稀释后毒物的排出分别通过各自管道进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2、锚定件的设置使得胃管不易上下移动,固定牢固,不易松动,而且使得胃内的内容物无法通过食道,有效阻止胃腔内容物向咽喉部反流,进而有效避免了呼吸道误吸胃内容物产生的种种威胁;3、出液管设置控制阀,不用抽胃液时将出液管密闭,避免空气进入患者的胃部,减少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管;2、出液管;3、气囊;4、充气单元;5、出气阀;6、控制阀;7、喷孔;8、深度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经纬,未经王经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可加热式涂粉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吸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