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信号监听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642.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桂杰;蔡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4B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建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信号 监听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信号监听设备。
背景技术
特高频(UltraHigh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一般由读写器、标签及应用层软件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读写器辐射区域后,接收读写器发送的射频信号,依靠对射频信号检波供能并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无源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有源标签),读写器接收到标签信息后,将有效数据交给应用层软件处理。
在开发测试或者现场应用问题处理时,经常需要分析读写器与标签间的交互数据。对于标签发送的数据,一般可以经由读写器解析再通过人机接口显示。而标签由于封装集成度较高且没有外部接口,一般无法用来监视读写器端发送的数据。
使用信号分析仪并搭配RFID协议解析选件,可以直接捕获空间中的RFID射频信号。但是,信号分析仪一般体积重量较大不适于现场应用测试,且造价昂贵无法给现场测试人员大量配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频信号监听设备,包括:天线、射频前端模块和处理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处理模块连接;其中,
天线,用于获取射频信号;
射频前端模块,用于将射频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并将中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并将解码后的基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天线具体包括:介质基板、辐射单元、馈线和接地板;
辐射单元和馈线位于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接地板位于介质基板的下表面;
辐射单元包括多个平行微带线和多个垂直微带线,平行微带线与垂直微带线交替设置形成S形折叠结构;辐射单元末端通过垂直微带线与馈线电连接,且辐射单元末端的垂直微带线位于介质基板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模块具体包括:本地振荡器、混频器和检波器,混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本地振荡器和天线连接,混频器的输出端与检波器连接;
本地振荡器,用于产生本地振荡信号;
混频器,用于将射频信号和本地振荡信号混频,以产生中频信号;
检波器,用于将中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模块还包括:射频带通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天线、射频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依次连接;
射频带通滤波器,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
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放大滤波后的射频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模块还包括:中频滤波器和基带处理电路;
中频滤波器连接在本地振荡器和检波器之间,用于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
基带处理电路与检波器连接,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滤波和门限判决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检波器为对数检波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射频前端模块上设置有中频信号接口和基带信号接口;中频信号接口与中频滤波器连接,基带信号接口与基带处理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与本地振荡器连接,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本地振荡信号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通过天线来获取射频信号,然后由射频前端模块将射频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并将中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再由处理模块对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并将解码后的基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从而实现了对RFID系统中射频信号的监听。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体积小、成本低,能够满足RFID领域研发人员、现场应用人员对于便携式协议测试设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频信号监听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天线;20-射频前端模块;
30-处理模块;
11-介质基板;12-辐射单元;
13-馈线;14-接地板;
15-匹配电路;
121-平行微带线;122-垂直微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2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指静脉图像采集系统
- 下一篇:纺织品求购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