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放电极的方形气流分布除尘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3774.1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锐;邓浩;陈军;陈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宸瑞节能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4 | 分类号: | B03C3/34;B03C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方形 气流 分布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除尘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放电极的方形气流分布除尘板。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气流分布是指电除尘器入口断面上的气流速度分布。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对除尘效率影响很大。气流分布不均匀时,在流速低处所提高的除尘效率远不足以弥补流速高处效率的降低,因而使除尘总效率降低。一般电除尘器进口喇叭内都设有两层或多层孔板式气流分布板。常规气流分布板为平面单层多孔板或C型单层多孔板。平面单层多孔板为在钢板上钻或冲制不同开孔率的孔(如图7),使气流通过时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C型分布除尘板(如图5和图6)为在C型的钢板腹板上钻或冲孔,除了能够使气流均匀,还有一定的气流导向作用。这两种气流分布板都是安装在电除尘器进口喇叭内,其作用仅为均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除尘器喇叭型入口内除尘板功能单一,有的对气流的流向分布不均等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带放电极的方形气流分布除尘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放电极的方形气流分布除尘板,包括电除尘器电场室的喇叭型进口,在喇叭型进口内配合均布设置有若干组相互配合的阴极线和除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板为通透型方管,每组所述除尘板均由若干通透型方管排成一排组成,每个除尘板均固定套接配合在一个所述阴极线的周围,且每相邻两排除尘板均通过一个固定架限位固定在电场室的喇叭型进口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每相邻两排上的所述除尘板分别错位布置。
每个所述除尘板的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上均设有通孔,左右侧壁的开孔率大于前后侧壁的开孔率。
所述除尘板上左右侧壁的每个孔径均小于前后侧壁的每个孔径。
每个所述固定架均为槽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用带有放电极的方管形多孔板替代传统的平面的气流分布除尘板,这种方管形气流分布除尘板第一,可以起到很好的均流作用;第二,放电极可以与方管形分布除尘板之间形成电场,提前完成空气电离和粉尘荷电,即提高了一电场阳极板的有效收尘面积;第三,方管形分布除尘板与放电极形成电场后,方管形气流分布除尘板可以起到收尘作用,增加了收尘面积,充分利用了进口喇叭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除尘板之间的配合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除尘板的基本结构视图;
图5是常规的C型分布除尘板结构视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常规平面单层多孔板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放电极的方形气流分布除尘板,包括电除尘器电场室的喇叭型进口1,在喇叭型进口1内配合均布设置有若干组相互配合的阴极线2和除尘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板3为通透型方管,每个方管式通透型除尘板3的前后侧壁3a和左右侧壁3b上均设有通孔3c,左右侧壁3b的开孔率大于前后侧壁3a的开孔率,除尘板3上左右侧壁3b的每个孔径均小于前后侧壁3a的每个孔径,每组所述除尘板3均由若干方管式通透板排成一排组成,每个除尘板3均固定套接配合在一个所述阴极线2的周围,在阴极线2上方设有绝缘支撑装置5,下部设有限位装置6,且每相邻两排除尘板3之间均通过一组固定架4固定配合在电场室的喇叭型进口1内,每相邻两排上的除尘板3分别错位布置,固定架4为槽钢结构,槽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喇叭型进口1的内壁上。
如图4所示,每个方管式通透型除尘板3的前后侧壁3a的底部长于左右侧壁3b,每个除尘板3上前后侧壁3a的长出部分均配合插入固定在固定架4上。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宸瑞节能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宸瑞节能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3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地板边梁交错式搭接结构
- 下一篇:气动式刹车回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