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环保的竹筷尘屑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4603.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莲;肖布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天元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22500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环保 竹筷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筷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安全、环保的竹筷尘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制或方或圆各异。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由于竹子本身含水量高、易变质等特点,在加工工序上与一次性木筷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保证竹筷的新鲜和漂亮外观,在加工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食品级硫磺和食品级焦亚硫酸钠等。过量使用这些添加剂会导致竹筷本身的微生物指标和残留指标过高,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竹筷的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和进口国比较关注的重点。竹筷在生产时要进行破竹、定长切割、切削等等,竹筷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竹屑和尘屑,大大影响生产环境和人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安全、环保的竹筷尘屑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环保的竹筷尘屑收集装置,它包括有集屑座、集屑电机、集屑箱,其中,集屑座为方形,其底部设有地平调节脚,集屑座顶部一端安装有集屑电机,另一端安装有集屑箱,集屑箱内设有螺旋式的吸尘机构,吸尘机构的动力轴一端穿过集屑箱与集屑从动轮连接,集屑从动轮通过集屑皮带与集屑电机的传动轴连接;集屑箱顶部设有集屑口,集屑口与集屑管一端连接,集屑管的入口端与车间内相应的加工机构相连接;集屑箱一侧底部设有竹屑中转出口,竹屑中转出口通过中间管与送屑机构相连接,送屑机构出口通过送屑管与中转提升机构相连接,中转提升机构出口与竹屑分离机构相连接,竹屑分离机构底部设有粗屑出口,竹屑分离机构顶部一侧与粉尘收集机构。
所述的送屑机构通过送屑座安装在竹屑中转出口上方的集屑箱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加工机构产生的竹屑通过集屑管收集统一输至集屑箱内,再通过中转式的送屑机构和中转提升机构将收集的竹屑送入竹屑分离机构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较大的竹屑由竹屑出口处收集排出,较小的尘屑由粉尘收集机构统一收集处理;采用本方案后可以保证车间整洁,有利于人工身体健康,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有利于环保,同时收集的竹屑可以加工成燃料,进行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屑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竹屑分离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的竹筷尘屑收集装置包括有集屑座F1、集屑电机F2、集屑箱F3,其中,集屑座F1为方形,其底部设有地平调节脚F12,集屑座F1顶部一端安装有集屑电机F2,另一端安装有集屑箱F3,集屑箱F3内设有螺旋式的吸尘机构F4,吸尘机构F4的动力轴一端穿过集屑箱F3与集屑从动轮连接,集屑从动轮通过集屑皮带与集屑电机F2的传动轴连接;集屑箱F3顶部设有集屑口F5,集屑口F5与集屑管F6一端连接,集屑管F6的入口端与车间内相应的加工机构相连接;集屑箱F3一侧底部设有竹屑中转出口F7,竹屑中转出口F7通过中间管F8与送屑机构F9相连接,所述的送屑机构F9通过送屑座F11安装在竹屑中转出口F7上方的集屑箱F3上,送屑机构F9出口通过送屑管F10与中转提升机构F15相连接,中转提升机构F15出口与竹屑分离机构F13相连接,竹屑分离机构F13底部设有粗屑出口F16,竹屑分离机构F13顶部一侧与粉尘收集机构F14。本实施例在加工机构产生的竹屑通过集屑管收集统一输至集屑箱内,再通过中转式的送屑机构和中转提升机构将收集的竹屑送入竹屑分离机构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较大的竹屑由竹屑出口处收集排出,较小的尘屑由粉尘收集机构统一收集处理;采用本实施例可以保证车间整洁,有利于人工身体健康,不会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有利于环保,同时收集的竹屑可以加工成燃料,进行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天元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邵阳天元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4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滚动隔膜的传递室
- 下一篇: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接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