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P-R管材的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5409.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龚维;尹晓刚;付海;王晓梦;张翔;蒋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1/02 | 分类号: | B29C7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管材 退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R管材的退火装置,属于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P-R是采用气相共聚工艺使5%左右的PE在PP的分子链中随机地均匀聚合(无规共聚)而制成的新一代管道材料。它强度高,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长期蠕变性能。在工作温度70℃,工作压力为1Mpa的条件下,管材使用寿命可达50年,市场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更廉价的材料可以取代它。但是PP-R管材在常温或低温使用时,抗冲击性能差的问题严重,PP-R管材破损率大,极大限制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P-R管材的退火装置,以克服现有在PP-R材料中加入成核剂和改性剂后,其抗冲击韧性仍然不高和PP-R管材破损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P-R管材的退火装置,包括外围保温层和退火室,外围保温层和退火室之间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为内侧保温层和耐火层,耐火层四周均布加热圈,退火室底部设置有产品台,退火室两侧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内壁设置有高温密封胶垫,退火室上端为热电偶,热电偶与控温仪表连接。
退火室横断面为矩形,且进料口高度位置高于出料口的高度位置。
退火室的横断面长度大于等于250mm。
外围保温层和内侧保温层的材质不同,确保退火室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产品台为旋转升降台,从而适应不同管径的管材调整其退火位置。
热电偶沿退火室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热电偶的末端位置高于进料口位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温层进料口、出料口和耐火层,保温层有两层构成,每层所用的保温材料不同,能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在耐火层中围绕四周设有加热圈,退火室中设有样品台和热电偶,热电偶与控温仪表连接随时监控退货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原理:PP-R管材的退火与退火室的温度分布和控温精度密切相关,退火室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同一根管材部分区域韧性较好,而部分区域韧性较差;控温精度不准确会导致管材的退火温度不是实际的退火温度,最后退货处理的管材冲击韧性较差。因而可以通过双层保温层来实现控温精度的准确性,退火室四周(例如退火室为立方体,则四周是指立方体的6个面上)安装加热圈实现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以提高退火后PP-R管材的冲击韧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控制退火室的温度分布和控温精度,使PP-R管材退火后结晶结构更完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PP-R管材的冲击韧性;同时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直径较大,能实现不同管径范围的管材退火功能,达到提高冲击性能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PP-R管材的退火装置,包括横断面呈矩形的外围保温层1和退火室9,外围保温层1和退火室9之间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为内侧保温层2和耐火层3,耐火层3四周均布加热圈11,外围保温层1和内侧保温层2的材质不同。退火室9底部设置有产品台6,产品台6为旋转升降台。退火室9两侧分别为进料口5和出料口7,且进料口5高度位置高于出料口7的高度位置,进料口5内壁设置有高温密封胶垫4,退火室9上端为热电偶8,热电偶8与控温仪表10连接,热电偶8沿退火室9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热电偶8的末端位置高于进料口5位置。退火室9的横断面长度等于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