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摄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7996.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洋治;久保田贤一;平野整;深谷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光学逻辑;康达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CCD传感器或COM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上形成被 摄体图像的摄像镜头,涉及适合于装入在便携电话机、便携信息终端等便携设 备中内置的摄像机、数码静物相机、安防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 比较小型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以语音通话为主体的便携电话机,除了语音通话功能以外还 能够执行各种应用程序软件的多功能便携电话机、所谓智能手机(smartphone) 得到了普及。通过在智能手机上执行应用程序软件,能够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例 如数码静物相机、车载导航仪等的功能。为了实现这样的各种功能,在智能手 机的几乎全部机型中安装了摄像机。
智能手机的产品群,从入门型号到高端型号由各种规格的产品构成。其中, 对于装入高端型号的摄像镜头当然要求小型化,另外要求具有还能够对应近年 来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的高分辨率的镜头结构。
作为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的方法之一,有增加构成摄像镜头的透 镜的枚数的方法。但是,这样的透镜枚数的增加容易造成摄像镜头的大型化, 不利于装入上述智能手机等的小型的摄像机。在摄像镜头的开发中,需要在实 现摄像镜头的高分辨率化的同时,还将重点放在光学全长(TotalTrackLength) 的缩短上。
近年来,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 缩短光学全长相比,摄像镜头的开发的中心正在向实现高分辨率的镜头结构转 移。最近,通过将与智能手机分体的摄像单元安装到智能手机上,来得到即使 与数码静物相机相比也不逊色的图像。
由6枚透镜构成的镜头结构,由于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的枚数多,所以设 计上的自由度高,存在能够平衡良好地实现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所需的各像差 的良好修正和摄像镜头的小型化的可能性。作为6枚结构的摄像镜头,例如已 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配置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 将凹面朝向像面侧的负的第二透镜、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的第三透镜、将凸 面朝向像面侧的正的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负的第六透 镜而构成。在该专利文献1的摄像镜头中,通过满足和第一透镜的焦距与第三 透镜的焦距之比、以及第二透镜的焦距与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之比有关的条件 式,实现了畸变和色像差的良好修正。
便携电话机、智能手机的高功能化、小型化逐年发展,对摄像镜头要求的 小型化的水平比以前也提高了。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从第一透 镜的物体侧的面到摄像元件的像面的距离长,因此与这样的要求对应地,在实 现摄像镜头的进一步小型化同时实现良好的像差修正方面自然产生限制。此 外,也有上述那样与便携电话机、智能手机分体地构成摄像机来放宽针对摄像 镜头的小型化的要求水平的方法,但摄像机内置型的便携电话机或智能手机在 便利性、便携性的方面占优势,因此依然存在对小型并且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 的要求。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装入便携电话机、智能手机中的摄像镜头所特有的问 题,在装入近年来高功能化、小型化特别发展了的数码静物相机、便携信息终 端、安防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等比较小型的摄像机的摄像镜头中 也是共通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558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摄像镜 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向像面侧依次配置具 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 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而构成。第五透镜形成为像面侧的面 的曲率半径为正的形状。另外,在将整个镜头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第五透镜 和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56,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设为D12,将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设为D23时,本实用 新型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f56<0(1)
2<D23/D12<20(2)
0.3<(D12/f)×100<1.5(3)
2<(D23/f)×100<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光学逻辑;康达智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光学逻辑;康达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7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螺旋槽环流式潜流人工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