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石墨塞棒的铜杆连续铸造的石墨结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8437.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长润特种铜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5 | 分类号: | B22D11/045;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连续 铸造 结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连续铸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石墨塞棒的铜杆连续铸造的石墨结晶系统。
背景技术
石墨结晶器是水平连铸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铜及铜合金带坯水平连铸的结晶器均安置在加热炉的出口处,当液态的铜水流过结晶器时,冷却通道中的冷却液将铜液热量带走,使其凝固成固体,形成铜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铜水直接进入石墨结晶器的孔内进行凝固,首先会使得铜水与石墨结晶器孔内壁的摩擦系数较大,对石墨结晶器造成严重损坏,其次由于铜水流动性差和铜水流量得不到很好控制,造成连铸出的铜件质量差。
中国专利号:201310370762.6,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8月2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石墨结晶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石墨结晶器,属于石墨异型件领域。该申请案中的石墨结晶器包括石墨底座,石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铜液进入孔、第二铜液进入孔、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第一铜液进入孔和第一成型槽相连通,第二铜液进入孔和第二成型槽相连通,第一成型槽和第二成型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和第三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冷却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三冷却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一铜液进入孔和第二铜液进入孔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形”。该申请案的有益效果是石墨结晶器寿命长,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中的铜水在石墨结晶器内流动性差,且铜水流量得不到很好控制,容易造成连铸出的铜件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铜水直接进入石墨结晶器的孔内进行凝固,使得铜水与石墨结晶器孔内壁的摩擦系数大,对石墨结晶器造成严重损坏;其次由于铜水流动性差和铜水流量得不到很好控制而造成连铸出的铜杆质量差等不足,提供了一种带石墨塞棒的铜杆连续铸造的石墨结晶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提高石墨结晶器的寿命,增强铜水的流动性,同时能够控制铜水的流量,使得连铸出的铜杆质量提高。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石墨塞棒的铜杆连续铸造的石墨结晶系统,包括石墨底座、石墨结晶器和石墨塞棒,所述的石墨底座和石墨结晶器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通;所述的石墨塞棒与石墨底座通过卡接的方式相配合;
所述的石墨底座内设置有第一进液孔、过渡孔和卡接孔,所述的第一进液孔、过渡孔和卡接孔依次相连通,形成供铜水流动的通道;
所述的第一进液孔包括竖直段、水平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其中,所述的竖直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沿上下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竖直段呈一个圆筒形或方形通道,所述的第一倾斜段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通道,所述的竖直段的口径大于第一倾斜段上端的口径,所述的竖直段与第一倾斜段通过水平段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为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下端通过第二倾斜段与过渡孔相连通,第二倾斜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第一倾斜段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所述的过渡孔为直通孔,该过渡孔呈水平状态设置,该过渡孔的中心线与石墨底座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过渡孔的一端向上贯穿石墨底座形成上述的第一进液孔,该过渡孔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贯穿石墨底座形成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直径沿远离过渡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的石墨结晶器包括第二进液孔和成型孔,所述的第二进液孔和成型孔均为直通孔且相互连通,该成型孔的中轴线与第二进液孔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的第二进液孔的外壁和成型孔的外壁通过圆台过渡连接,该第二进液孔的外壁与上述的卡接孔相配合,所述的成型孔位于石墨底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塞棒由上部圆柱和下部圆台组成,该石墨塞棒的下部圆台与上述的第一倾斜段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结晶器内设置有引锭杆,该引锭杆上设置有牵引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底座、石墨结晶器和引锭杆的各自中轴线均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孔外壁的外侧还设置有冷却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2°。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长润特种铜线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长润特种铜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8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铸造缸套用的铁挡板
- 下一篇:组合浇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