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8572.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柏林;江明明;熊磊;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A61M5/5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尤其是一次性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这样对防止患者进行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这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在使用后没有及时销毁,使得不法分子在回收后进行简单处理再流向市场,从而带来了安全隐患。普通的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安针再取下安全护套,使得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繁琐,最主要的是增加医务人员被刺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自毁注射器,该注射器使用后能实现自毁、降低医务人员被刺伤导致感染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次性自毁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过推杆、回拉杆、针筒、卡套、密封圈、针座、活塞、注射针。针筒一端有内端面,针筒内设有凹槽,针筒装有针座和推杆,针座上设有注射针,针座后部设有密封圈和卡套,卡套上设有一圈与凹槽相适配的凸筯,推杆的一端为推送端面,另一端装有活塞,推杆1是空心的,回拉杆2安装在推杆的空腔里面,回拉杆比推杆长,回拉杆前部设有锥形肩,锥形肩与卡套相适配,回拉杆的后部为推送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注射针、针座、密封圈、回拉杆预先组装好放置在针筒里面这样减少了医务人员安装注射针同时取下护针套的过程;本设计无需护针套,针筒本身起保护注射针的作用,因此避免了常规拔针套时被刺伤的可能性;由于卡套与回拉杆作用是无间隙的卡死,从而避免了注射完后有回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回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针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卡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密封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针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针座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针座、密封圈、卡套组合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回拉杆被卡套卡住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的回拉杆被卡套卡住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工作流程第一步;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工作流程第二步;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工作流程第三步;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工作流程第四步;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自毁注射器工作流程第五步。
图中:
1-推杆、11-推杆端面、12-推杆空心部、13-活塞安装面、2-回拉杆、21-推送面、22-锥形肩、3-针筒、31-凹槽、32-内端面、4-卡套、41-卡齿端面、42-凸筋、43-卡齿、44-内螺纹、5-密封圈、51-密封端面、52-内螺纹、6-针座、61-针座柱、62-针座表面、63-上端面、64-外螺纹、65-下端面、66-内螺纹、7-活塞、71-活塞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8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针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式胰岛素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