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9495.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胡宝国;马金山;王娥;童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00 | 分类号: | H01F38/00;H01F27/245;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v 接线 铁心 牵引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指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用于直供方式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变压器铁心结构均采用叠片式铁心。采用叠片式铁心的缺点是硅钢片用量大,空载损耗高。在变压器铁心叠片的裁剪和叠装过程中,叠片的毛刺大,叠片拐角处的搭接宽度,都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空载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以达到降低空载损耗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单相变压器,两单相变压器通过接线合成一牵引变压器,两单相变压器均包括铁心及外绕于铁心的绕组,铁心为由硅钢片卷制而成的圆截面单框闭合结构,单框闭合结构的铁心构成两个主柱和上、下铁轭;一个单相变压器设一个单框闭合结构的铁心,同一单相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串联,同一单相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串联;两单相变压器设于同一箱体中或单独设于两箱体中。牵引变压器的铁心结构采用卷铁心结构形式,可使硅钢片用量明显减小,空载损耗降低30%左右,空载电流和变压器噪音明显减小,有利于减小外形体积,节省材料。两单相变压器通过内部或者外部的连接,合成一个独立的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两个单相的变压器,可以根据产品现场的运输条件、变压器的容量大小等,设计为两个独立的单相变压器,即分箱变压器,通过外部接线连成VV接线的三相牵引变压器;也可以设计为两个单相变压器共用一个箱体,通过内部接线连成VV接线的三相变压器,即共箱变压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由单框闭合结构的铁心构成的两主柱和上、下铁轭的截面积及截面的外形尺寸均相等。直接通过绕制就可以加工方便,结构简单。
两单相变压器分别为第一单相变压器、第二单相变压器,第一单相变压器包括第一主柱、第二主柱、外绕于第一主柱的第一低压绕组、同心外绕于第一低压绕组的第一高压绕组、外绕于第二主柱的第二低压绕组、同心外绕于第二低压绕组的第二高压绕组;第二单相变压器包括第三主柱、第四主柱、外绕于第三主柱的第三低压绕组、同心外绕于第三低压绕组的第三高压绕组、外绕于第四主柱的第四低压绕组、同心外绕于第四低压绕组的第四高压绕组;第一低压绕组与第二低压绕组串联;第一高压绕组、第二高压绕组串联;第三低压绕组与第四低压绕组串联;第三高压绕组、第四高压绕组串联。
所述的第一单相变压器为AB相变压器,所述的第二单相变压器为BC相变压器;第一高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A相进线端;第一高压绕组的末头与第二高压绕组的末头相连,第二高压绕组的起头与第三高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B相进线端,第三高压绕组的末头与第四高压绕组的末头相连,第四高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C相进线端。
第一低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T1相出线端,第一低压绕组的末头和第二低压绕组的末头相连接;第二低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X1相出线端;第三低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T2相出线端,第三低压绕组的末头和第四低压绕组的末头相连接;第四低压绕组的起头引出作为X2相出线端。
X1相出线端与T2相出线端之间交叉换位,使T1相出线端、T2相出线端、X1相出线端、X2相出线端按顺依次排列。
X1相出线端与T2相出线端通过交叉引线自换位装置实现交叉换位,所述的交叉引线自换位装置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壁中开设螺旋引线通道,所述的螺旋引线通道包括第一螺旋引线通道和第二螺旋引线通道,第一螺旋引线通道和第二螺旋引线通道的进线口均位于芯体的其中一个端面,第一螺旋引线通道和第二螺旋引线通道的出线口均位于芯体的另一个端面,第一螺旋引线通道和第二螺旋引线通道在芯体壁中同向螺旋半周,使同一螺旋引线通道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在芯体两端面的位置互换。通过进线口和出线口的对称交叉换位实现引线交叉自动换位。
所述的芯体中间轴向设有贯穿的圆柱孔,所述的芯体中间贯穿的圆柱孔中设置有“Ⅹ”型龙骨架。芯体中间的贯穿孔便于绝缘油油流散热;采用“Ⅹ”型龙骨架来支撑,能够让芯体内部形成多个油和纸筒所构成大油道厚纸筒的绝缘屏障,充分保证了交叉引线之间的绝缘性能。
第一螺旋引线通道和第一螺旋引线通道沿着芯体轴向呈同向螺旋状等距同步旋转,且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螺旋引线通道是沿着芯体轴向呈同向螺旋状等距同步旋转的,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通过同向螺旋状等距同步旋转的方式可以实现最短距离的交叉换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银川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9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气体放电等离子显示屏
- 下一篇:对等式结点管理器及对等式结点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