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9670.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屈东明;周强;赵青;王娟;李泽鑫;朱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E01F9/619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充电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车档充电终端。
背景技术
近来,电动汽车因其绿色、环保,越来越被广大的用户接受和喜欢,电动汽车充电桩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充电,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停车场、居民小区或办公楼区域中设置有充电站,充电站中设置有多个充电终端,电动汽车停车后,通过充电终端的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终端设备的发展正往体积越来越小、越来越简洁的方向发展,其中,现有技术中的地挡式充电设备均采用钣金式的结构,即充电设备的钣金外壳作为车档使用,而钣金外壳内部设置电器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钣金外壳受损,则需要整体更换充电设备,同时,钣金材料的大量使用,也使得整体制造成本较高。如何设计一种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较低的充电设备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现降低橡胶车档充电终端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包括橡胶车档、充电枪和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橡胶车档上,所述电器盒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充电枪的枪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车档的背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电器盒设置有与所述插槽对应的插条,所述插条插在所述插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为燕尾槽,并且,所述插槽的端部开口位于所述橡胶车档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枪座的侧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枪座中还形成有枪头插孔和过线孔,所述枪头插孔和所述过线孔分别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电器盒中设置有自动收线盘,所述充电枪的电缆穿过所述过线孔并绕在所述自动收线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上槽壁还具有缺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枪头插孔倾斜朝向所述枪座的背面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枪头插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枪座的背面之间的夹角为18—28度。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车档的前端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粘贴有反光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车档充电终端,通过采用相互独立结构的橡胶车档和电器盒,电器盒用于充电枪的存储和供电,而橡胶车档与电器盒可拆卸的连接,当橡胶车档发生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橡胶车档而无需整体更换充电终端,有效的降低了的维修成本;同时,采用橡胶车档其加工成本较低,实现降低橡胶车档充电终端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施例中橡胶车档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施例中枪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实施例中枪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橡胶车档充电终端,包括橡胶车档1、充电枪2和电器盒3,所述电器盒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橡胶车档1上,电器盒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容放所述充电枪2的枪座300。其中,枪座300的侧部开设有用于容放充电枪2的凹槽31,所述枪座300中枪头插孔32和所述过线孔33,所述枪头插孔32和所述过线孔33分别与所述凹槽31连通;电器盒3中设置有自动收线盘4,所述充电枪2的电缆穿过所述过线孔33并绕在所述自动收线盘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9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C卡芯片抓取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桩生产过程中的管模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