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0503.9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宝忠;杨向宇;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轮 轮辐 转子 融合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 置,适用于风力资源丰富、风速大、地广人稀的地区,例如海面。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能源危机已向我们发出警告,各国对一次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步入更高层 次。风能是一种清洁的一次能源,其蕴量巨大,是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的十倍之 多。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 此,国内外都十分重视风电。大力推进风电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在商业上将完全可以与燃煤发电竞争,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高速发展。
现有的风力发电技术善不成熟。目前多采用一杆塔对应一台组的发电形式。我们 从相对海拔的角度考虑,可知传统发电方式中一台风轮只获取某一固定高度的风能。如果 将风机所在杆塔的竖直方向视为一条直线,该直线上各个点处均布满风能,目前风力利用 到的能源就只有该直线上一个确定点上的风能。对于整个发电厂,就只利用到了同一海拔 高度平面上的风能,实际上,风能的利用率并不高,其利用效率有成倍提高的可能。
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一些地区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 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 源,而其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因此必须加快风电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风力发电还 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发展风电已是全球化趋势,我们要跟紧步伐,做好相关知识储 备和技术研发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 风力发电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转子轮辐、转子、定子,转 轴,定子支撑架;
所述风轮通过转轴连接转子,用于捕获风能,利用风的动能带动转子3转动;
所述转子连接转子轮辐、转轴、风轮;
所述定子连接定子支撑架,位于转子外围;
所述转子轮辐连接设置于转子中心,并通过转轴与风轮同轴连接,用于支撑转子、 捕获风能,增加捕风能力;
所述转轴连接风轮、转子轮辐,用于将风轮、转子轮辐捕获的风力传递给转子;
所述定子支撑架用于固定风力发电机定子。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与转子轮辐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支撑架由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支撑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无需传动机构进行增速,将转子轮辐与风轮融合形成转子轮辐,使转子轮辐同时 具备支撑转子和收集风力的作用,风轮转动直接带动运行,降低动能传送过程中的损耗,风 力资源利用率提高,组装效率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与风轮部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轮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与定子支撑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为:1-风轮;2-转子轮辐;3-转子;4-定子;5-转轴;6-定子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风轮轮辐与转子融合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 轮1、转子轮辐2、转子3、定子4,转轴5,定子支撑架6;
所述风轮1通过转轴5连接转子3,用于捕获风能,利用风的动能带动转子3转动;
所述转子3连接转子轮辐2、转轴5、风轮1;
所述定子4连接定子支撑架6,位于转子3外围或内侧;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转子轮辐2连接转子3中心,并通过转轴5与风轮1同轴连接, 用于支撑转子3、捕获风能,增加捕风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0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