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限流结构的立式双级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1052.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巫进;陈金平;邱勇;王辉;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限流 结构 立式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双级离心泵,特别是在泵叶轮吸入口内置限流结构的立式双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立式双级离心泵属于一种定型的通用泵,其技术成熟、结构合理、规格齐全、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配套要求。但是,一些用户因工艺特殊,市售立式双级离心泵的水力性能与工艺需求指标稍有差距,直接安装使用必然降低工艺效果。为此,部分用户需求一种在配套泵总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稍作局部结构改进就能做到微量增减额定流量或偏移性能曲线高效区位。制泵专业人员知道,蜗壳和叶轮属于泵水力模型的主体件,一般情况下,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否则,会改变整个泵原设计的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及汽蚀余量等性能指标。因此,寻求一种既不改变原泵基本结构,又能微量改变水泵性能的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用户选购的现有技术产品水力性能与配套工艺需求稍有差距,而且难以直接调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内置限流结构的立式双级离心泵,该泵不改变原有基本结构,仅更换了与叶轮配合的密封环,就可实现微量增减额定流量或偏移性能曲线高效区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内置限流结构的立式双级离心泵,它包括首级泵体、泵轴、单式密封环、叶轮、导叶、复式密封环和次级泵体。所述首级泵体置于次级泵体之上并作密封连接,首级泵体与次级泵体之间以导叶为界在内置的泵轴上下段各串装一只叶轮。所述单式密封环安装在首级泵体吸入口,单式密封环内孔与安置在首级泵体中的叶轮配合组成套筒式密封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复式密封环面朝配套叶轮的端面上设有一道轴向凹槽,复式密封环安装在次级泵体吸入口,复式密封环的轴向凹槽与安置在次级泵体中的叶轮吸入口环配合,组成迷宫式密封结构和内置限流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复式密封环面朝介质流入端的内孔边为圆弧边,处于介质流出端的内孔边为倒角边,复式密封环端面上的轴向凹槽与配套叶轮吸入口环内外圆间隙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复式密封环面朝介质流入端的内孔边为半径R至少5mm的圆弧边,介质流出端内孔边为α=45°~60°的倒角边。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复式密封环内径比配套叶轮吸入口环内径小6~4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复式密封环与配套叶轮的吸入口环配合,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增设复式密封环几乎不增加制作成本;
2、复式密封环与配套叶轮吸入口环配合,除改善密封性能外,最重要的是用户改变复式密封环内孔直径大小,就相当于改变了配套叶轮吸入口径,在一定范围内起到限流作用,用户易实现泵与工艺运行要求相匹配;
3、内置限流结构可防止水泵向大流量点偏移,避免发生超功率运行,大大减小电机损坏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复式密封环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1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