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Ω型弹簧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2075.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力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4 | 分类号: | B21F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302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排水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Ω型弹簧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Ω型半圆弹簧排水管拥有孔隙直径小,全方位透水、渗水性好,抗拉压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所以在机场、铁路、公路公园绿地排水等众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Ω型弹簧,目前成型的方式主要是在铁板上安装两排铁柱,然后人工将其缠绕在铁柱上制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往往参差不齐,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Ω型弹簧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Ω型弹簧成型装置,包括圆盘和箱体,所述圆盘一侧的表面圆周均布有成型转轮,所述成型转轮的圆弧面为凹槽形,所述圆盘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中心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圆盘的中心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圆盘上的成型转轮与第二圆盘上的成型转轮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心距大于圆盘半径小于圆盘直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远离圆盘端连接有箱体。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普通弹簧引进圆盘后,提供动力使第一、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圆盘,通过圆盘重合处成型转轮间的相互作用,制成我们所需要的Ω型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成型装置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圆盘,通过圆盘间重合部分处成型转轮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制成外观一致,性能良好的Ω型弹簧。
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有与转盘配合使用的牵引块,牵引块上设有竖直安置的牵引转轮和两排水平安置的拉直转轮,拉直转轮、牵引转轮的圆弧面均为凹槽形,弹簧与拉直转轮、牵引转轮、弹簧接触第一个成型转轮的工作面形成一条水平线。
进一步,所述成型转轮与圆盘间采用螺纹孔连接,便于安装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圆盘上还圆周设有第二螺纹孔,方便更换产品规格时使用。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机,电机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间采用皮带传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将动力通过皮带传递给第一转轴,保证了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具有相同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Ω型弹簧成型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成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牵引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列举:箱体1、电机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一圆盘5、第二圆盘6、牵引块7、圆盘8、成型转轮9、拉直转轮10、牵引转轮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Ω型弹簧成型装置,包括圆盘8和箱体1,所述圆盘8包括同样大小的第一圆盘5和第二圆盘6,圆盘8圆周均布有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纹孔12处连接有成型转轮9且相邻两成型转轮9间距离大于成型转轮9外径,成型转轮9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圆盘5、第二圆盘6中心通孔分别与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一端相连,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间轴心距大于圆盘8半径且小于圆盘8直径,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动力来源于箱体1中的电机2。
第一螺纹孔12安装好成型转轮9后,让普通弹簧圈通过牵引块7,经过拉直转轮10对它的挤压作用后变成直线,在牵引转轮11的作用下直线弹簧进入到圆盘8重合部分的成型转轮9,通过箱体1中的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分别带动第一圆盘5和第二圆盘6使弹簧在成型转轮9间的穿插行走,最终成为我们所需要的Ω型弹簧。当需要更换产品规格时,将第一螺纹孔12上的成型转轮9取下安装在第二螺纹孔13上,然后进行前面所述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力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力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2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轮快换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避雷钢筋“乙”字弯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