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2563.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霞;马钦功;刘先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济炼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排空 卧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生产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
背景技术
换热器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换热效果和使用寿命。换热器设备都需要设放空口和排污口,放空口是在设备第一次使用时将存留在换热器内的空气排放干净,因为空气属于不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换热效果影响非常大,所以必须排净;排污口是为了排放介质中的杂质而设,工艺介质一般都会混有不同程度的杂质,排污口视介质的清洁程度定期排放。排污口和放空口均可选用丝堵或接管法兰。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腐蚀性介质的换热器停运排放问题更是尤其重要。
多管程换热器管箱,介质进出口是径向的,管箱的排空可以借助介质进出口实现;分程隔板和非径向介质进出口结构,换热器管箱的排放往往被忽视。
由于分程隔板上没有设置排空孔,分程隔板上的介质不能彻底排空,经常造成设备停运期间分程隔板被腐蚀减薄甚至穿孔,引起管箱内部介质流向短路,达不到预期的换热效果,影响工艺流程需要。并且因为多管程管箱内部被分割成多个腔室,所以分程隔板的维修和更换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包括管箱壳体、水平分程隔板、竖直分程隔板,管箱壳体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非径向设置,其特征在于,管箱壳体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置有放空口和排污口,水平分程隔板上设置有排空孔,竖直分程隔板与管箱壳体连接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置放空槽和排污槽。对于仅与水平分程隔板相连接的竖直分程隔板上,无需设置排空槽。
放空口和排污口的直径优选为DN15~25mm,可选用丝堵或接管法兰。
水平分程隔板上排空孔的直径优选为6~8mm。
排空槽截面优选为半圆形,其半径为4~6mm。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管箱壳体上单独设置放空口和排污口,使放空操作与排污操作不再依赖于介质进、出口,降低管箱内混入污物可机率;
(二)在水平分程隔板上设置排空孔,在竖直分程隔板上设置排空槽,能够排空管箱壳体中任意一个腔室内的介质,避免设备停运期间分程隔板和管箱壳体被腐蚀减薄甚至穿孔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是图1所示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中水平分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1所示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中竖直分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实施例一:
如附图1、2所示,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主要由管箱壳体1、介质进口2、介质出口3、水平分程隔板4、竖直分程隔板5、排污口6及放空口7构成。
水平分程隔板4、竖直分程隔板5固定在管箱壳体1内,将管箱分割为三个腔室(腔室B、腔室C和腔室D)。
介质进口2、介质出口3分别设置在管箱壳体1的腔室B和腔室D处(即分别设置在水平分程隔板4的下侧和上侧),且介质进口2、介质出口3非径向设。
排污口6和放空口7分别设置在管箱壳体1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如附图3所示,水平分程隔板4上开有排空孔8。排空孔直径为6mm。
如附图4所示,竖直分程隔板5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开有半圆形放空槽9和排污槽10,且半圆形放空槽9、排污槽10的位置分别与放空口7、排污口6的中心位置相对应。放空槽9的半径为5mm,排污槽10的半径为4mm。
实施例二:
如附图5所示,便于排空的卧式换热器管箱主要由管箱壳体1、介质进口2、介质出口3、水平分程隔板4、竖直分程隔板5、排污口6及放空口7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济炼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济炼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2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组竹淋水填料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上水室的螺母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