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设备管道现场速装开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2989.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曹专;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设备 管道 现场 速装开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管辅助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设备管道现场速装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不锈钢管道现场开孔或是不锈钢直筒型设备现场开孔(扩孔)等工作,由于不锈钢材质的特殊性,传统开孔作业主要是采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采用传统开孔方法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孔径较大时,开孔作业时间较长,作业效率低下;二是对于空间受限的部位和过大的孔径,钻孔设备都无法正常作业;三是成套钻孔设备费用较高。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需要设计新型不锈钢管道现场开孔装置,从而方便的实现管道的钻孔作业,提高钻孔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设备管道现场速装开孔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的进行组装和使用,方便实现不锈钢管管道的钻孔作业,提高钻孔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特征是:不锈钢设备管道现场速装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压电源,高压电源通过电源线与等离子切割机相连,等离子切割机的正极接线桩通过正极线与不锈钢管道相连通,等离子切割机的负极接线桩通过负极线与等离子切割头相连,不锈钢管道固定安装在两端的支架上,不锈钢管道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开孔标记,在不锈钢管道内部滑动配合安装有内层不锈钢薄板支撑装置。
所述内层不锈钢薄板支撑装置包括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卷成圆筒,圆筒的外径小于不锈钢管道的内径,所述圆筒的内部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十字支撑架和右十字支撑架,所述圆筒的左端预留一截于不锈钢管道的外部。
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为0.2mm。
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宽度大于不锈钢管道的内周长100mm;不锈钢薄板的长度大于不锈钢管道上最后一个开孔标记所在长度的100m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现有的设备及材料,能节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费用。
2、采用等离子直接开孔,作业效率高,不受现场空间和位置的限制。
3、使用等离子开孔,不受孔径大小的约束。
4、采用0.2mm的不锈钢薄板做内衬,切割时的氧化渣等直接落在或者吸附在内衬不锈钢上,切割后内部不需要清理,只需要用内磨机或是磨光机清理一下外表面和孔壁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等离子切割机1、电源线2、高压电源3、负极接线桩4、正极接线桩5、正极线6、负极线7、等离子切割头8、不锈钢管道9、圆筒10、左十字支撑架11、右十字支撑架12、支架13、开孔标记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不锈钢设备管道现场速装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压电源3,高压电源3通过电源线2与等离子切割机1相连,等离子切割机1的正极接线桩5通过正极线6与不锈钢管道9相连通,等离子切割机1的负极接线桩4通过负极线7与等离子切割头8相连,不锈钢管道9固定安装在两端的支架13上,不锈钢管道9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开孔标记14,在不锈钢管道9内部滑动配合安装有内层不锈钢薄板支撑装置。通过采用等离子切割机1替代传统的钻孔设备能够提高适应性,方便了施工,同时采用采用移动高压电源3配合使用,便于整个装置的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不锈钢薄板支撑装置包括不锈钢薄板,不锈钢薄板卷成圆筒10,圆筒10的外径小于不锈钢管道9的内径,所述圆筒10的内部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十字支撑架11和右十字支撑架12,所述圆筒10的左端预留一截于不锈钢管道9的外部。通过设置圆筒10作为内衬,切割时的氧化渣等直接落在或者吸附在内衬不锈钢上,切割后内部不需要清理,只需要用内磨机或是磨光机清理一下外表面和孔壁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为0.2mm。通过采用较薄的厚度方便了其制作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也节约了材料。
进一步的,通过圆筒10的左端预留一截于不锈钢管道9的外部,方便了最后圆筒10的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2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机推动闪光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埋弧焊焊渣移除及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