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5041.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5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齐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清英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倍 聚光 并网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对其有效开发利用已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中,太阳能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现有的光伏发电系统多数采用第一代的晶体硅电池和第二代的薄膜太阳电池。通过大面积的铺设的方式来提高转换效率与发电量。
尽管第一代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效率达到了25%,大规模生产商用产品的效率为17%以上,但由于受单晶硅材料价格及繁琐的加工工艺限制,致使单晶硅太阳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第二代薄膜太阳电池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CuInSe2和CdTe等薄膜电池的实验室效率目前分别为16.5%和18.5%,虽然仍有望在效率上进一步突破,但前者稳定性差,后者又较难制作。非晶硅及氢化非晶硅的来源较广,但是转换效率较低且大面积薄膜制作也存在价格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供电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加长,能够跟随太阳方向调整位置,防雷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其设有至少两个聚光光伏组件、至少两个太阳能电池板方阵、至少两个智能汇流箱、至少两个直流配电柜、至少两个并网逆变器、一个交流配电器及一个智能监控装置;其中,每个聚光光伏组件均对应安装在一个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处,每个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均对应电性连接一个智能汇流箱,每个智能汇流箱均对应电性连接一个直流配电柜,每个直流配电柜均电性连接一个并网逆变器,每个并网逆变器均电性连接于交流配电器,智能监控装置均电性连接于所有智能汇流箱及所有并网逆变器。
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电性连接有太阳跟踪系统及方位和仰角驱动器,所述方位和仰角驱动器与太阳能电池板方阵连接。
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电性连接有辐射强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
所述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并网保护装置,每个并网保护装置均连接在相互对应的直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之间,或者每个并网保护装置均连接在相互对应的并网保护装置与交流配电器之间。
所述方位和仰角驱动器设有与智能监控装置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旋转架。
所述智能监控装置设有处理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通讯模块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驱动模块。
所述智能汇流箱为带防雷装置的智能汇流箱。
所述并网逆变器为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
所述太阳跟踪系统为双轴自动跟踪系统,所述双轴自动跟踪系统立柱式双轴自动跟踪系统。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方阵为采用多结的III-V族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方阵。
智能汇流箱为智能光伏汇流箱,智能光伏汇流箱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及并网逆变器,提供防雷及过流保护,并监测太阳能电池板方阵的单串电流、电压及防雷器状态、断路器状态。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太阳能电池板方阵与并网逆变器之间的连线,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接入智能光伏汇流箱。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在智能光伏汇流箱里配置光伏专用直流防雷模块、直流熔断器和断路器等,并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雷电计数器等,方便用户及时准确的掌握光伏电池的工作情况,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挥最大功效。
聚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高倍聚焦到转换率更加高的太阳能电池板方阵上,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由智能回流项箱进行回流,经过直流配电柜处理之后,由并网逆变器转换,再通过交流配电器之后供电。
太阳跟踪系统得知太阳的位置,由辐射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配合采集信号得知太阳更加准确的位置,通过方位和仰角驱动器将太阳能电池板方阵朝向太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供电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加长,能够跟随太阳方向调整位置,防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清英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清英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5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