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5409.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同飞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电池极耳。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软包电芯极耳均为直角,即极耳形状为矩形,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外露的极耳易导致电芯在摆放、上架、周转过 程中发生极耳戳破、刺穿相邻电芯的现象。同时由于电芯极耳为 刚性的导电体,使用时电芯极耳与配合端需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电 路的导通,因此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 了一种能避免相邻锂电池电芯损伤,且连接更加稳定的锂电池极 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电池 极耳,其特征在于:极耳横截面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极耳顶部封 闭,且极耳横截面和极耳顶部分别与极耳轴向垂直,所述的极耳 相邻的面之间压制有防刮面,且防刮面与相邻的极耳两个面夹角 相同,所述的极耳外侧面设有若干凹槽和凸起,凹槽和凸起分别 为在极耳外侧面和极耳内侧面压制形成,极耳轴向同一位置全部 设有凹槽或全部设有凸起,且凹槽和凸起沿极耳轴向间隔设置, 凹槽和凸起分别沿极耳周向分布,且最靠近极耳顶部位置为凹槽。
由于极耳相邻的面之间压制有防刮面,且防刮面与相邻的极 耳两个面夹角相同,因此能避免极耳相邻面之间锋利导致对相邻 电芯的损伤,同时另外压制凹槽和凸起避免由于压制防刮面后极 耳横截面外侧增大,导致规格变化,而且通过凸起能使极耳与锂 电池的配合端连接更加紧密。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极耳中,所述的极耳顶部还设有内凹的 形变槽。
因此能缩小极耳顶部,从而方便极耳与锂电池配合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极耳中,所述的凹槽槽壁和凸起表面均 为弧形,且形变槽槽壁呈弧形。
在上述的一种锂电池极耳中,所述的防刮面、凹槽、凸起和 形变槽为极耳一体压制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极耳相邻的面之间压制有防刮面,且防刮面与相邻的极 耳两个面夹角相同,因此能避免极耳相邻面之间锋利导致对相邻 电芯的损伤,同时另外压制凹槽和凸起避免由于压制防刮面后极 耳横截面外侧增大,导致规格变化,而且通过凸起能使极耳与锂 电池的配合端连接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锂电池极耳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锂电池极耳横向剖视图。
图中,
1、极耳;2、防刮面;3、凹槽;4、凸起;5、形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耳,极耳1横 截面呈矩形框架结构,且极耳1顶部封闭,且极耳1横截面和极 耳1顶部分别与极耳1轴向垂直,极耳1相邻的面之间压制有防 刮面2,且防刮面2与相邻的极耳1两个面夹角相同,极耳1外 侧面设有若干凹槽3和凸起4,凹槽3和凸起4分别为在极耳1 外侧面和极耳1内侧面压制形成,极耳1轴向同一位置全部设有 凹槽3或全部设有凸起4,且凹槽3和凸起4沿极耳1轴向间隔 设置,凹槽3和凸起4分别沿极耳1周向分布,且最靠近极耳1 顶部位置为凹槽3。
进一步的,极耳1顶部还设有内凹的形变槽5。凹槽3槽壁 和凸起4表面均为弧形,且形变槽5槽壁呈弧形。防刮面2、凹 槽3、凸起4和形变槽5为极耳1一体压制形成。
由于极耳1相邻的面之间压制有防刮面2,且防刮面2与相 邻的极耳1两个面夹角相同,因此能避免极耳1相邻面之间锋利 导致对相邻电芯的损伤,同时另外压制凹槽3和凸起4避免由于 压制防刮面2后极耳1横截面外侧增大,导致规格变化,而且通 过凸起4能使极耳1与锂电池的配合端连接更加紧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极耳1、防刮面2、凹槽3、凸起4、 形变槽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 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 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同飞,未经王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5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可食用喷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热电池电池堆紧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