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5511.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柱;覃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巨隆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B67D7/76;B67D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质炉 燃烧 加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质炉结构,尤其是一种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铝锭均质使用重油加热,常规的加温系统是在储油罐的油枪中部加装一个容量为800-1000L的开口向上的中转罐,在中转罐中使用电热管加温,然后由油泵输送至油枪。从储油罐很浓的重油抽到中转罐,加热稀释后的重油又输送到油枪,此环节使用了两级油泵提升,既浪费了电,又浪费了人工看守,燃油温度时高时低,不安全,又不能充分雾化,多耗了燃油。因此,亟需解决此类问题,达到既安全,又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去二级油泵结构,油温稳定的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包括储油罐、加热罐、中转缓冲罐、油管,其特征在于:储油罐通过支架固定在一定高处,储油罐底部一侧通过油管连接有加热罐,加热罐底部一侧通过油管连接有中转缓冲罐,中转缓冲罐底部与地面接触,加热罐的高度设置在中转缓冲罐与储油罐底部之间,中转缓冲罐与油枪连接。
所述加热罐使用电热管加热导热油来加热重油,加热罐设置有用于测试油温的热电偶。
中转缓冲罐与油枪之间设置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储油罐的位置提高,利用落差将储油罐重油自然流入加热罐,省去了一级油泵;在加热罐中,使用电热管加热导热油,利用导热油加热重油,并用电热偶控制油温,保证了加热的安全性和最佳使用温度的稳定;稀释后的重油,流入地面中转缓冲罐,经过滤装置的重油直接提供给油枪使用,省去了二级油泵,且油温更加稳定,油枪喷油充分雾化;避免抽油时不经意间溢出地面,也避免了因油温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
图中:1-储油罐、2-加热罐、3-中转缓冲罐、4-油管、5-支架、6-油枪、7-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均质炉燃烧加热结构,包括储油罐1、加热罐2、中转缓冲罐3、油管4,储油罐1通过支架5固定在一定高处,储油罐1底部一侧通过油管4连接有加热罐2,加热罐2底部一侧通过油管4连接有中转缓冲罐3,中转缓冲罐3底部与地面接触,加热罐2的高度设置在中转缓冲罐3与储油罐1底部之间,中转缓冲罐3与油枪6连接。将储油罐1的位置提高2m,加热罐2置于储油罐1底部与地面中部,利用落差将储油罐1重油自然流入加热罐2,省去了一级油泵。
所述加热罐2使用电热管加热导热油来加热重油,加热罐2设置有用于测试油温的热电偶。在加热罐2中,使用电热管加热导热油,利用导热油加热重油,并用电热偶控制油温,保证了加热的安全性和最佳使用温度的稳定。
中转缓冲罐3与油枪6之间设置过滤装置7。稀释后的重油,流入地面中转缓冲罐3,经过滤装置7的重油直接提供给油枪6使用,省去了二级油泵;两个油泵省去了1.5万/年,油温更加稳定,油枪6喷油充分雾化,年节油150T;避免抽油时不经意间溢出地面,也避免了因油温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巨隆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巨隆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5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车及其罐体
- 下一篇:一种喷煤系统中的煤粉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