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用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7264.X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己华;张海东;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用框架。
背景技术
电芯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的作用会导致自身材料膨胀引起厚度增加。对于给定空间的成组模组而言,电芯厚度的增加会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模组框架之间产生作用力。
随着电芯循环的增加以及电芯厚度的不断变大,模组内的应力会持续的增加,若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得不到释放会导致整个模组的框架的失效,引起固定电芯失效,产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框架,其能为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提供膨胀空间,释放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以及单体电池与端板之间的膨胀力,避免膨胀力破坏电池模组用框架和单体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框架,用于收容并排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包括:两个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的两端;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并且至少有一个端板与一个侧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连接处;底板,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下方。其中,各端板的靠近固定连接处的部分设置有沿高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电池模组用框架还包括:连接杆,穿设于安装孔,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底板,且连接杆中位于相应安装孔内的部分与该相应安装孔的靠近单体电池一侧的部分之间沿排列方向存在第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中,由于连接杆与安装孔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以电池模组内的单体电池膨胀产生的作用力会推动两个端板沿排列方向的两侧移动,以使所述电池模组用框架提供单体电池膨胀所需的空间,释放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以及单体电池与端板之间的膨胀力,避免膨胀力破坏单体电池;当膨胀力推动端板移动的距离达到第一间隙的宽度时,端板的安装孔与连接杆接触,连接杆会阻挡端板的进一步移动,承担部分的膨胀力,避免端板和侧板的固定连接处受力过大而破坏,避免膨胀力破坏电池模组用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多个单体电池;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图1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沿线A-A作出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5至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一实施例的不同结构的端板的俯视图,其中图5的安装孔为圆孔,图6的安装孔为矩形孔,图7的安装孔为椭圆孔,图8的安装孔为腰孔;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为图9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的沿线C-C作出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4为图13的端板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4的沿线E-E作出的剖视图;
图16至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结构的端板的俯视图,且端板用开孔为多个,其中图16的端板用开孔为圆孔,图17的端板用开孔为矩形孔,图18的端板用开孔为腰孔,图19的端板用开孔为椭圆孔;
图20至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结构的端板的俯视图,且端板用开孔为一个,其中图20的端板用开孔为矩形孔,图21的端板用开孔为腰孔,图22的端板用开孔为梯形孔。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端板5压板
11安装孔51开孔
12凹槽6弹性套管
13端板用开孔G1第一间隙
2侧板G2第二间隙
21侧板用开孔B单体电池
3底板D排列方向
31螺纹孔W前后方向
4连接杆H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用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7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