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剂混合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7842.X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富;孙长山;曹友志;姜旺荣;徐克忠;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剂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F26B23/06;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混合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剂混合干燥 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催化剂被广泛应用到工业中,催化剂原料经过挤 出机挤出后需要进行干燥,而现有的催化剂成品一般都进行一次干燥, 干燥程度不彻底,催化剂能存在一定水分,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运输和 使用。
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混合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催化剂混合干燥装置,包括带有顶盖的筒体,筒体下端设有 出料口,顶盖上端设有电机,筒体内设有与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搅拌 轴两侧交错设置有搅拌棒,搅拌棒上设有搅拌叶,搅拌叶上设有通孔, 搅拌棒和搅拌轴内设有加热棒。
筒体内壁设有保温层。
保温层内设有除湿层,所述除湿层包括置于筒体内的蒸汽入口, 置于保温层内的除湿腔,以及连接筒体外端的除湿口。
筒体底部设有底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存在的优点是:搅 拌轴可以将需要搅拌混合的催化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 轴和搅拌棒内的加热棒发热,使得催化加表面的水分蒸发,且搅拌叶 上通孔,可以加快催化剂水分的蒸发和搅拌混合;筒体内壁的保温层 可以避免筒体内的温度扩散出去;而保温层内的除湿层可以将筒体内 多余的水分排出,保持筒体内的干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筒体,2-顶盖,3-出料口,4-电机,5-搅拌轴, 6-搅拌棒,7-搅拌叶,8-通孔,9-加热棒,10-保温层,11-除湿层, 111-蒸汽入口,112-除湿腔,113-除湿口,1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催化剂混合干燥装置,包括带有 顶盖2的筒体1,筒体1下端设有出料口3,顶盖2上端设有电机4,筒体 1内设有与电机4连接的搅拌轴5,搅拌轴5两侧交错设置有搅拌棒6, 搅拌棒6上设有搅拌叶7,搅拌叶7上设有通孔8,搅拌棒6和搅拌轴5 内设有加热棒9。
筒体1内壁设有保温层10。
保温层10内设有除湿层11,除湿层11包括置于筒体1内的蒸汽入 口111,置于保温层10内的除湿腔112,以及连接筒体1外端的除湿口 113。
筒体1底部设有底座12。
搅拌轴5可以将需要搅拌混合的催化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 中,搅拌轴5和搅拌棒6内的加热棒9发热,使得催化加表面的水分蒸 发,且搅拌叶7上通孔8,可以加快催化剂水分的蒸发和搅拌混合;筒 体1内壁的保温层10可以避免筒体1内的温度扩散出去;而保温层10 内的除湿层11可以将筒体1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保持筒体1内的干燥。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 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 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 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剂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剂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7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