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7923.X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荣;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晶显示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LED液晶显示器已开始正式的步入人们的眼球。LED液晶显示器主要优点为颜色比较艳丽,并节能环保,所以即将会逐步取代CCFL液晶显示器,成为现代社会主流的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
传统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底面设置有反射板,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有光源,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第一扩散膜,在第一扩散膜上设置二层增亮膜,最后再加上一层具保护作用的第二扩散膜。
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需要使用较多的光学膜片,成本较高,光源利用率也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单,成本较低,且光源利用率高的新型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和LCD显示屏,所述反射片上依次设置有导光板和增光扩散复合膜;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位于LCD显示屏下方;所述导光板侧边贴设有LED灯条;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包括两层上下叠设并且粘合在一起的下增光膜与上增光膜,所述的下增光膜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向上凸起并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多个下棱镜条,所述的下增光膜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向上凸起并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多个上棱镜条,所述的上棱镜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棱镜条的长度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而小于360°,所述的复合增光膜还包括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的上扩散膜和下扩散膜,所述的上扩散膜叠设于所述的上增光膜的上方并与其相粘接;所述的下扩散膜叠设于所述的下增光膜的下方并与其相粘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灯条的外侧边设置有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角为9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的上棱镜条之间的顶间距,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的下棱镜条之间的顶间距分别为8~70微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棱镜条,以及所述的棱镜条的高度分别为5~15微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增光膜和所述的下增光膜的厚度为25~600微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反射片、LCD显示屏、导光板和增光扩散复合膜、LED灯条的设置节约了成本,方便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复合增光膜是由上增光膜的朝下的表平面和下增光膜的向上的下棱镜条的所在面相对,并上下叠设后通过复合胶粘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产品质量较高,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增光扩散复合膜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光扩散复合膜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
1-反射片;2-LCD显示屏;3-导光板;4-增光扩散复合膜;5-LED灯条;
51-下增光膜;511-下棱镜条;52-上增光膜;521-上棱镜条;6-上扩散膜;
7-下扩散膜;8-导热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1和LCD显示屏2,所述反射片1上依次设置有导光板3和增光扩散复合膜4;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4位于LCD显示屏2下方;所述导光板3侧边贴设有LED灯条5;通过反射片1、LCD显示屏2、导光板3和增光扩散复合膜4、LED灯条5的设置节约了成本,方便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所述增光扩散复合膜4包括两层上下叠设并且粘合在一起的下增光膜51与上增光膜52,所述的上增光膜52和所述的下增光膜51的厚度为25~600微米,这样方便生产,同时可以使光源光线得到有效利用,显示光线亮且均匀。
所述的下增光膜51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向上凸起并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多个下棱镜条511,所述的下增光膜51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向上凸起并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多个上棱镜条521,所述的上棱镜条5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下棱镜条511的长度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而小于360°,本实施例夹角优选为90°,上棱镜条521与所述的下棱镜条511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从而可以调整从光源发射出光线的发散角度以及汇聚光线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7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型液晶膜的电极结构
- 下一篇:塑胶型液晶膜演示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