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断器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8407.9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华;袁明;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2 | 分类号: | H01H8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柜内高压限流熔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熔断器夹。
背景技术
熔断器(fuse)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 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 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 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 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 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
熔断器,一般都需要熔断器夹进行固定,现有的熔断器夹一般包括一 个夹体,夹体具有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持臂,夹持臂的自由端即为夹 持端,两个自由端可凭借夹持臂变形后的弹力来夹持熔断器的熔断 器连接端。熔断器连接端在熔断器夹上多次插拔后,由于屈服变形 会使夹持臂无法提供足够的弹力夹持熔断器连接端,容易造成接触 不良等问题在使用的时候,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指出的熔断器夹所存在的 不足,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使用安全的熔断器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断器夹,包括夹体和设 置于夹体上的固定座,所述夹体上还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的一端 插入夹体内部,并且在夹体内部与固定座连通,插座的另一端设置于 夹体的外部,用于与固定夹体的外部结构连接,以便固定夹体。
所述插座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固定座。
所述固定座的周围还设置有缓冲柱,用于防止损坏固定座。
所述加强固定座通过连接片与缓冲柱固定连接。
所述夹体由由绝缘塑料制造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熔断器夹,对熔 丝管的装卸都非常方便,并且使用安全;在安装熔丝管时,将熔断器 夹的固定座端与熔丝管的一端相对,另一端用另外一个熔断器夹固 定,两个熔断器夹就可以固定一个熔断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安装 容易,而且固定效果好,只有在取下熔断器夹后才能取下熔丝管,避 免熔丝管在使用的时候脱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熔断器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体;2、固定座;3、插座;4、加强固定座;5、连 接片;6、缓冲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指出的熔断器所存在的不足,本实施例提供 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熔断器夹,包括夹体1和设置于夹体1上的固定座 2,所述夹体1上还设置有插座3,所述插座3的一端插入夹体1内部, 并且在夹体1内部,插座3与固定座2连通,插座3的另一端设置于夹体 1的外部,用于与固定夹体1的外部结构连接,以便固定夹体1。
所述插座3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固定座4。
所述固定座2的周围还设置有缓冲柱6,用于防止损坏固定座2, 固定座2是用来安装熔丝管的,如果固定座2出现损坏,就不能保证安 全使用,设定缓冲柱6可以防止在放置熔断器夹的时候,损坏固定座2。
所述加强固定座4通过连接片5与缓冲柱6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增 强加强固定座4对插座3的固定,使得插座3更为牢固,更加的安全。 所述夹体1由由绝缘塑料制造成型,避免了工作者在装拆时发生触电、 烫伤的状况,提高了安全性能。
插座3内设置有导线连接端,该导线连接端与固定座2连通;在使 用时,插座3可以与设置有导线连接端的外部机构配合,将熔断器接 入电路,因此,需要根据插座3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外部连接机构,从 而确保能够有效固定熔断器以及电路的正常连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 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 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84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葡萄糖胺聚糖减少免疫测定中非特异性结合的应用
- 下一篇: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