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8482.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杨洪江;杨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漠景观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5/00;E03F5/04;E03F5/14;E01C15/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雨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 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纳、渗透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 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作为非传统资源的利用具有多重功能:节 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雨水收集系统技术与绿地建设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 上改变我们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而望天兴叹的生活。
目前城市雨水处理主要集中在雨水促渗、雨水景观利用、雨水回灌、雨水 回用等四个方面,包含了雨水的初期径流弃流技术、促渗技术、过滤技术、储 存技术、污染物降解技术、消毒技术等。
上述城市面源污染的源处理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雨水促渗,由于 方法简易,其承受的雨水容量也非常有限,雨量或雨疆大时,雨水仍会形成地 表径流进入城市下水系统。雨水景观利用的难点在于,为保持水质符合景观水 体要求,必须靠动力维持水流动态,运行费用是一大障碍。至于雨水回灌,其 在北方城市或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城市,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为避免污染地下 水,回灌水质要求很高,相应处理费用也很大,目前很少应用。而雨水回用, 已有的工艺在目前国情下,很难推广应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水价低廉而处理工 程造价太高,回用无经济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道路雨水的回收 利用系统,它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紧 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另外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 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 水的收集单元、处理单元、用水终端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收集单元设置在市政道路的行车道/人行道上,该收集单元包括行车 道收集单元和人行道收集单元;所述行车道收集单元为设在行车道的边缘且沿 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雨水井,每个雨水井上均设置弃流过滤装置并通过管 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通;所述人行道收集单元包括铺设在人行道上的铺砖路 面、依次位于铺砖路面下方的碎石层和土基层;所述铺砖路面在宽度方向呈小 角度倾斜,并且较低的一侧位于行车道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靠近行车道一侧的 下部设置排水沟,该排水沟通过管路与所述雨水井连通;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相互邻接的蓄水沉淀池、净化处理池和回用水池;
所述蓄水沉淀池通过雨水收集管与所述雨水井和排水沟连通,该蓄水沉淀 池的池壁上设置上、下排水口,上排水口上设有排水阀,使得接纳于所述蓄水 沉淀池中的雨污水通过下排水口排入所述净化处理池,当蓄水沉淀池的进水量 大时,通过上排水口将多余的水量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备用蓄水池;所述蓄水 沉淀池上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该第一液位传感器测量所述蓄水沉淀池中所接 纳雨水的水面高度并将高度数据传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净化处理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蓄水沉淀池的下排水口连通,该净化处理 池上设置有通过抽水泵控制的抽水管路,该抽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活性碳过滤器 和精密过滤器并将所述净化处理池内的水量泵送到所述回用水池中;
所述回用水池上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该第二液位传感器测量所述回用水 池的水面高度并将高度数据传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回用水池上还连接由补水 泵控制的补水管路;
所述用水终端通过用水管路与所述回用水池连接;该用水管路通过用水泵 控制;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排水阀、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抽水泵、 补水泵和用水泵电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水面高度数据并根据所 收集的数据选择所述排水阀的开闭;
所述控制器用于收集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水面高度数据并根据所 收集的数据控制所述补水泵的开闭,用于引入外部水源。
上述的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铺砖路面采用生态透水砖铺 设。
上述的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蓄水沉淀池的下部通过由排 污泵控制的排污管路连接污泥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漠景观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漠景观幕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8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错对接的接口装置和沥青搅拌站
- 下一篇: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