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8538.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平;张东;黎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1/06 | 分类号: | F02B61/06;F16M1/026;F16D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发动 机动力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动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 接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发动机的飞轮壳长度在200mm以内,若飞轮壳过长,作为薄壁件的 飞轮壳铸造零件的废品率高,且存在毛坯疏松等缺陷。由于整车特定需要(如 要求飞轮壳和变速箱上方布置油箱、驾驶室等特殊要求)时,往往在飞轮壳和 变速箱之间增加飞轮壳过度盘,飞轮也相应增加飞轮过渡盘,飞轮过渡盘通常 以面贴面的形式,装在飞轮的安装面上,这样,动力输出端最终的同轴度误差 由以下因素造成:飞轮定位面和飞轮壳定位面的制造、安装误差;飞轮壳过渡 盘和飞轮过渡盘定位面的制造、安装误差;飞轮壳过渡盘和飞轮壳安装面之间 垂直度误差带来的同轴度误差,该误差因飞轮壳过渡盘和飞轮过渡盘轴向尺寸 (即长度)越大则同轴度越大。过大的同轴度会造成变速箱安装困难、变速箱 损坏等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 构合理、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接结构,包 括与动力输出端相连的花键轴、柱状的飞轮壳过渡盘及设于所述飞轮壳过渡盘 一端的联轴器连接盘,所述花键轴一端设有外花键并伸入所述飞轮壳过渡盘内, 所述联轴器连接盘的中部设有自其端面向飞轮壳过渡盘内腔延伸的花键套;所 述的飞轮壳过渡盘内腔还设有与所述花键套相适配的定位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壳过渡盘呈中空的柱状,所述的飞轮壳过渡盘内设有 与其中轴线垂直的安装面,所述的定位支撑机构设于所述安装面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支撑机构为轴承机构,包括轴承座及轴承,所述的 联轴器连接盘的花键套与所述的轴承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的内壁和花键套的外壁分别设有与所述轴承相适应 的定位台阶面,所述花键套的外侧一端还设有将轴承在轴向上限位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联轴器连接盘与飞轮壳过渡盘同轴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飞轮壳过渡盘与所述的轴承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飞轮壳过渡盘内的安装面将飞轮壳过渡盘内腔划分为靠 近飞轮机壳的动力输出区和靠近变速箱的动力接入区,所述的动力输出区的宽 度远大于动力接入区的宽度,并且,所述安装面与动力输出区的内壁之间设有 结构加强部。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壳过渡盘的左端面上设有与飞轮壳定位配合的外凸定 位止口,所述飞轮壳过渡盘的右端面上设有与变速箱定位配合的内凹定位止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飞轮壳过渡盘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飞轮壳相连的第一法兰 和与变速箱连接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设有与飞轮壳的安装螺孔相对应 的光孔,所述第二法兰设有与变速箱的安装光孔相对应的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花键轴上与外花键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发动机飞轮连接的 第三法兰。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牢固可靠,利用动力过渡的方式实现特定需求的 动力输出,其中,飞轮壳过渡盘的作用相当于把飞轮壳加长,用连接外花键把 飞轮端的动力传出给联轴器连接盘,飞轮壳过渡盘中心设计成轴承座的形式, 变成承轴的支撑体,支撑住联轴器连接盘,飞轮壳过渡盘只起到支撑的作用, 不影响变速箱与发动机飞轮安装的同轴度;花键轴的外花键与联轴器连接盘的 内花键相配合的顶部间隙可以对各结构之间的相对同轴度误差进行补偿,保证 变速箱与发动机飞轮之间的相对同轴度,便于变速箱的安装,保证变速箱的安 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接结构的装配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式发动机动力连接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花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飞轮壳过渡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8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丙烯酸波纹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硅封端聚合物的液体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