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力器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9022.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光;庞建中;杨志俊;王善鹏;乔刚;杨慧敏;宋艳琼;张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5/00 | 分类号: | B60K25/00;B60T17/04;B60T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01403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力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力器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商用车通过取力器来控制的设备,其控制气源均来自底盘 车辆的制动系统辅助气路。在实际工作中,车辆点火后,通过四回路保护 阀,优先为分别用于车辆前、后桥制动的第一、第二回路充气。当两回路 达到规定气压后才能开始为辅助气路充气,待辅助气路达到额定气压后才 开始支持取力器正常工作。现有商用车通过取力器来控制的设备,其控制 气源均来自底盘车辆的制动系统辅助气路。在实际工作中,车辆点火后, 制动系统辅助气路气压必须在分别用于车辆前、后桥制动的储气筒达到规 定气压后才能开始充气。正是由于这种气路分配方法,为车辆能够在最短 时间具有安全制动提供了保障。但对于一些安装特殊装备的特种车辆,如 工程抢险、救援、安全保障等车型,在遇到突发情况下,就需要在第一时 间使车载设备启动,工作。但此时设备却因车辆在为制动系统补充气源而 不能启动,耽误了宝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力器的控制系统,可以使车辆在无气 或气压不足情况下实现取力器优先、快速充气,从而保证车载设备第一时 间启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取力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干燥器1、 再生储气筒2、第二回路储气筒3、第一回路储气筒4、驻车回路储气筒5、 四回路阀6、控制开关7、分配阀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阀9、常闭 分离开关10、常开分离开关11、储气筒12、双通单向阀13和两个单向阀 14、15;
干燥器的再生出气口与再生储气筒连接;干燥器的第一出气口的第一 路通过溢流阀与四回路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路依次与常闭分离开关的进 气口、单向阀的输入口及四回路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三路依次连接常开分 离开关的进气口、单向阀的进气口、储气筒以及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进气口;
四回路阀的四个出气口分别与第二回路储气筒、第一回路储气筒、驻 车回路储气筒和分配阀的一端连接,分配阀的另一端与双通单向阀的第一 进气口连接;双通单向阀的输出口与控制开关的进气口连接,控制开关的 输出口连接取力器。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使车辆在无气或气压不足情况下 实现取力器优先、快速充气,保证车载设备第一时间启动工作,当车辆不 需要进行取力器优先供气时,也可通过调整该系统设置,使车辆仍可满足 为制动系统优先供气的使用。实现在车辆气压不足或特殊情况下实现取力 器优先充气,减少取力器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取力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干燥器1、再生储气筒2、第 二回路储气筒3、第一回路储气筒4、驻车回路储气筒5、四回路阀6、控制 开关7、分配阀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阀9、常闭分离开关10、常开分 离开关11、储气筒12、双通单向阀13和两个单向阀14、15;
干燥器的再生出气口与再生储气筒连接;干燥器的第一出气口的第一 路通过溢流阀与四回路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路依次与常闭分离开关的进 气口21、单向阀14的输入口及四回路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三路依次连接常 开分离开关的进气口31、单向阀15的进气口、储气筒以及双通单向阀的第 二进气口;
四回路阀的四个出气口分别与第二回路储气筒、第一回路储气筒、驻 车回路储气筒和分配阀的一端连接,分配阀的另一端与双通单向阀的第一 进气口连接;双通单向阀的输出口与控制开关的进气口连接,控制开关的 输出口连接取力器。控制开关为两位三通旋钮阀,储气筒的容量为5L。
当不需要对取力器16优先快速充气时,将常闭分离开关10打开,常开 分离开关11关闭,溢流阀断开,常开分离开关的输出口32至单向阀的进气 口空气从常开分离开关的排气口33排出,取力器快速充气回路断开,以实 现车辆的正常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9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警用中央控制系统模块化面板及其模具
- 下一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