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的渗滤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853.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霞;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餐厨垃圾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餐厨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危害极大。餐厨垃圾渗 滤液的基本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土地处理法。对餐厨 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渗滤液的水相和油相进行分离,其中水相通过 各项污水处理方法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油相物质通过过滤、蒸馏等方式得到 油脂产品,达到资源化、无害化,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厨垃 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阻碍之一。餐厨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等有关部门 密切关心的热点。
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及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 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其中厨余垃圾是 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 各类油水混合物。餐厨垃圾主要来自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和非居民家庭日常 生活两种。餐厨垃圾成份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油、水、果皮、蔬菜、米面、 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 纤维素、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其中以有机成分为主,含有大量的淀粉和 纤维素,无机盐中氯化钠的含量较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钙、镁、钾、铁等 微量元素。其特点如下:(1)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较高,开发利用 价值较大,但易腐并产生恶臭;(2)含水率高,不便收集运输,热值低,处 理不当容易产生渗沥液等二次污染物;(3)油类和盐类(NaCl)物质含量较 其它生活垃圾高。
由于餐厨垃圾的组成、性质不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因素 对餐厨垃圾的组成、性质和产量有不同的影响。如果不加处理,餐厨垃圾极 易变质、腐烂、发酵,滋生蚊蝇,产生大量毒素及散发恶臭气体,例如恶臭 污染物H2S、NH3,污染水体和大气,直接排入下水道还会引起下水道堵塞, 传播细菌和病毒,危害人类健康。
餐厨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 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 体,我们称之为餐厨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影响渗滤液产生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垃圾堆放填埋区域的降雨情况、垃圾的性质与成分、填埋场的防渗处 理情况、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和城市 污水相比,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 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收集到的餐厨垃圾为固液混合物,餐厨垃圾运送 到处理厂后,将餐厨垃圾中的固相、液相分离,然后分别进行处理,通过调 查和部分城市实际运行数据,餐厨垃圾渗滤液含量在50%~65%。参照国内 餐厨垃圾渗沥液的水质,综合分析确定餐厨垃圾渗沥液水质数据详见表1。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的渗滤 液处理系统,其结构简单,实现了餐厨垃圾的渗滤液的达标排放,降低成本, 节能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餐厨垃圾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隔油调节池、水解酸化 池、生化处理单元、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设备(NF设备)、反渗透 设备(RO设备)和清水池;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至隔油调 节池的入水口,隔油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至水解酸化池的入 水口,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至生化处理单元的入水口, 生化处理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膜生物反应器的入水口,膜生物反应 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纳滤设备的入水口,纳滤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 连接至反渗透设备的入水口,反渗透设备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清水池。
优选地,集水池的入水口前设置有格栅。
优选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厌氧生化处理单元和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其 中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和管道连接至厌氧生化处理单元,厌氧生化 处理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的入水口,好氧生化处 理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膜生物反应器的入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亚泉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污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化学镍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