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称式滤网外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912.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磊;刘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B01D46/12;B01D46/1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滤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对称式滤网外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化器过滤网,都是HEPA类的,基本都采用纸质或塑料封边,个别采用钣金封边,但大多都是按实际尺寸开模制作的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需要螺丝固定的拼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称式滤网外框,能够使得开模的成本降低一半,易于安装固定,并能实现模块化封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称式滤网外框,包括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上下侧成对设置有至少4-8对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扣和第一凹槽,所述壳体的左右侧成对设置有至少2-4对相互匹配的第二卡扣和第二凹槽,所述两个壳体反向扣合在一起,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线缆引导槽和预留观察孔,所述壳体外侧靠近线缆引导槽出口处设置有导电触片。
上述的对称式滤网外框,其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一侧还设置有凸起,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第三凹槽。
上述的对称式滤网外框,其中,所述预留观察孔的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预留观察孔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称式滤网外框,采用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壳体,利用成对设置并相互匹配的卡扣和凹槽将两个壳体反向扣合在一起,从而能够使得开模的成本降低一半,易于安装固定,并能实现模块化封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单个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第一卡扣3第二卡扣
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线缆引导槽
7预留观察孔8凸起9第三凹槽
10导电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单个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称式滤网外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称式滤网外框,包括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壳体1,其中,所述壳体1的上下侧成对设置有至少4-8对相互匹配的第一卡扣2和第一凹槽4,所述壳体1的左右侧成对设置有至少2-4对相互匹配的第二卡扣3和第二凹槽5,所述两个壳体1反向扣合在一起,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线缆引导槽6和预留观察孔7,所述壳体1外侧靠近线缆引导槽6出口处设置有导电触片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称式滤网外框,所述壳体1的左右一侧还设置有凸起8,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8相匹配的第三凹槽9。所述预留观察孔7的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预留观察孔7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称式滤网外框,在使用时,只要将两片同款结构左右反向扣合,使各卡扣与凹槽对应即完成封装。内部线缆引导槽6主要用于将所需封装的静电型集尘(过滤)模块与外侧的输入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固定之用。导电触片10与引导槽引出的线缆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称式滤网外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水平叠加通过触片逐次串联。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搭桥型除尘器清灰装置
- 下一篇:鼓风机冷却气路过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