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带输送机自移机尾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914.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义;张佩良;于会军;尹海波;张广玲;谭莉娜;张世义;刘树伟;周平平;王贵海;姜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鸡西永益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2 | 分类号: | B65G41/02;B65G47/52;B65G39/16;B65G15/64;B65G23/4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带 输送 机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机尾,具体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自移机尾。
背景技术
当前主要的采煤方法是回采,适用于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工作面,采煤机开采的煤 炭通过刮板输送机输送给转载机、皮带输送机。随着采煤的不断深入,采煤机、运输机、 液压支架和转载机不断回策,转载机回策到极限位置时,皮带机尾部与转载机发生干涉, 需要拆除中部一节或几节的皮带机架,再通过绞车牵引皮带机机尾,与中部皮带机机架靠 近,皮带机机尾的各支撑架底部是方形铁板,使得推移阻力大,移动困难,增大了生产的 辅助时间,降低了采煤运输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皮带机机尾由于底部是方形铁板,使得推移阻力大,移动困难, 增大了生产的辅助时间,降低了采煤运输的效率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皮带输送机自移机 尾。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输送机自移机尾包括上导轨、 下导轨、尾滚筒、机尾架、绳座、回柱绞车、调整座、滑绳、两个生根支柱、两个滑轮组、 多个转载机车轮和多个车轮,转载机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转载机车轮,多个转载机车轮可移 动设置在上导轨的上端面上,机尾架固定设置在上导轨的后端,上导轨和机尾架的下端面 上均设置有多个车轮,多个车轮可移动设置在下导轨的上端面上,两个生根支柱的下端均 固定在地面上,两个生根支柱的上端均支撑在巷道顶棚上,两个生根支柱设置在上导轨的 前端,两个生根支柱沿上导轨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每个滑轮组与相应的一个生根支柱连 接,绳座固定在上导轨的一个侧面上,回柱绞车固定在上导轨的另一个侧面上,滑绳的一 端与绳座连接,滑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滑轮组与回柱绞车连接,尾滚筒通过调整座固 定在机尾架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在转载机与带式输送机中间, 通过在机尾架和上导轨的下端面上设置车轮,并在转载机的下端面上设置转载机车轮,生 根支柱为固定点,在回柱绞车的牵引下,通过滑轮组实现与带式输送机的快速推移和正确 搭接,与底部是方形铁板的机尾相比,缩短煤炭生产的辅助时间,使得煤炭生产的辅助时 间缩短了2~3倍,提高了采煤运输的效率,提高产量,它适用于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 工作面,可满足工作面一次自移几十米以上的使用要求,实现自移机尾的频繁移动,保证 工作循环的正常进行。
自移机尾与带式输送机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替代了带式输送机的机尾,通过调整皮 带机的皮带仓小车,调紧皮带松紧度,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煤炭生产和运输。
尾滚筒设置在机尾架的后端部,用调整座固定,在轴线位置可调节、调正皮带的跑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尾部的 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 种皮带输送机自移机尾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尾滚筒3、机尾架4、绳座5、回柱绞车 6、调整座7、滑绳8、两个生根支柱9、两个滑轮组10、多个转载机车轮11和多个车轮 12,转载机17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转载机车轮11,多个转载机车轮11可移动设置在上导 轨1的上端面上,机尾架4固定设置在上导轨1的后端,上导轨1和机尾架4的下端面上 均设置有多个车轮12,多个车轮12可移动设置在下导轨2的上端面上,两个生根支柱9 的下端均固定在地面上,两个生根支柱9的上端均支撑在巷道顶棚上,两个生根支柱9 设置在上导轨1的前端,两个生根支柱9沿上导轨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每个滑轮组 10与相应的一个生根支柱9连接,绳座5固定在上导轨1的一个侧面上,回柱绞车6固 定在上导轨1的另一个侧面上,滑绳8的一端与绳座5连接,滑绳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 个滑轮组10与回柱绞车6连接,尾滚筒3通过调整座7固定在机尾架4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导轨1是由钢板组焊成的“工”字结构,上端面作为转载机车轮 11移动的轨道,上导轨1的下端面与多个车轮架18相连接,每个车轮架18内安装有一 个车轮12,多个车轮12可移动设置在下导轨2的上端面上,下导轨2的下端面是铁枕, 承载着整个自移机尾的重量。尾滚筒3通过调整座7固定在机尾架4的后端,调整座7 在轴线位置可调节、调正皮带的跑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鸡西永益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鸡西永益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