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1671.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符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志科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座包括外壳、发热盘、密封圈和底盖,外壳设有一可让发热 盘外露的开口,发热盘固定在外壳和底盖之间,发热盘直接与外壳和底盖的 支承件直接接触,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就会直接传递到外壳和底盖的支承件, 存在发热盘的热量容易散失,外壳和底盖的部件容易受热变形和老化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发热盘的热量流失、防止部 件受热变形和老化的保温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保温座,包括外壳、设有加热 元件的发热盘、密封圈和底盖,外壳设有一可让发热盘外露的开口,发热盘 固定在外壳和底盖之间,所述发热盘边缘嵌入密封圈内,外壳设有向下折弯 的翻边,相应地底盖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承壁,翻边抵靠在密封圈上表面与密 封圈相互接触,同时支承壁抵靠在密封圈下表面与密封圈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盘边缘嵌入密封圈内,外壳设有 向下折弯的翻边,相应地底盖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承壁,翻边抵靠在密封圈上 表面与密封圈相互接触,同时支承壁抵靠在密封圈下表面与密封圈相互接触, 外壳与底盖固定连接后就能使发热盘和密封圈固定,从而使发热盘不直接与 翻边和支承壁接触,具有有效防止发热盘的高温传递到外壳与底盖,减少发 热盘的热量流失,也能有效防止外壳与底盖的部件受热变形和老化的优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圈设有一凹槽,发热盘边缘嵌入密封圈 的凹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还设有与翻边相连接的若干条定位筋, 若干条定位筋相互隔开,定位筋与密封圈相互接触。定位筋使密封圈支承和 横向定位更牢固,若干条定位筋相互隔开使密封圈大部分面积裸露于空气, 有利于密封圈散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盖还设有与支承壁相连接的若干条支承筋, 若干条支承筋相互隔开,支承筋与密封圈相互接触。支承筋使密封圈支承和 横向定位更牢固,若干条支承筋相互隔开使密封圈大部分面积裸露于空气, 有利于密封圈散热。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底盖还设有可支承密封圈的支承柱,支承柱 上部为支承密封圈的缺口。支承柱使密封圈支承和横向定位更牢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盘靠近边沿位置设有圆形凸起。圆形凸 起具有加强发热盘强度和利于密封圈定位的优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承柱的缺口呈“L”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盘的加热元件为发热线或PTC发热器, 加热元件与发热盘相互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座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座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图1移去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4是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底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座,包括外壳1、发热盘 2、密封圈3和底盖4,外壳1设有一可让发热盘2外露的开口11,发热盘2 固定在外壳1和底盖4之间,发热盘2的边缘嵌入密封圈3的凹槽31内,外 壳1设有向下折弯的翻边12,相应地底盖4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承壁41,翻边 12抵靠在密封圈3的上表面与密封圈3相互接触,同时支承壁41抵靠在密封 圈3的下表面与密封圈3相互接触,发热盘2的加热元件为发热线或PTC发 热器,加热元件与发热盘2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发 热盘2边缘嵌入密封圈3内,外壳1设有向下折弯的翻边12,相应地底盖4 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承壁41,翻边12抵靠在密封圈3上表面与密封圈3相互接 触,同时支承壁41抵靠在密封圈3的下表面与密封圈3相互接触,外壳1与 底盖4固定连接后就能使发热盘2和密封圈3固定,从而使发热盘2不直接 与翻边12和支承壁41接触,具有有效防止发热盘2的高温传递到外壳1与 底盖4,减少发热盘2的热量流失,也能有效防止外壳1与底盖4的部件受热 变形和老化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志科,未经符志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1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真空自加热保温桶
- 下一篇:一种恒温加热电热壶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