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2000.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克;闫茂仓;胡利华;曾国权;谢起浪;柴雪良;郑金和;李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曾建芳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美 对虾 培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包括池子,池子上安装有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池壁上设有进水口、以及与进水口连接的流体管道,池子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铰接有关闭该排水口的盖体,蓄水时,通过盖体关闭排水口进行蓄水,排水时,则将盖体打开。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池子,进水管道的进水口通常设置在池壁上端,水流进入池子时,容易溅起水花,并且水流由上端直接倾泻而下,对池底的压力较大,容易对池子内的亲虾造成伤害;另外,当排水时,需要通过手动将盖体打开,一个方面,在池子内蓄满水时,打开盖体,非常费力,另一个方面,打开盖体后,排水速度非常快,有部分的亲虾会随着水流进入排水管道,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该培育池的进水系统进水或排水时,对亲虾伤害损失小,且更有利于亲虾的培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池,包括池子,池子包括池底以及围绕在池底四周形成养殖腔的池壁,池壁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池底设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的出口端沿着池壁朝池底方向延伸形成进入养殖腔的入水管,该入水管的出口端通过弯管过渡形成水平设置的出水口结构,所述排水孔密封连接有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管体,该管体一端为操作端,管体另外一端为排水端,该排水端外壁设有若干排水孔,排水孔分布于排水端外壁四周。
上述结构中,进水管道沿着池壁方向延伸形成进入养殖腔的入水管,入水管通过水平的出水口对养殖腔进行蓄水,该出水口优选的距离池底2-3cm左右,使得蓄水时,可沿培育池四周形成水流,一方面可使亲虾沿水流逆水游动,满足亲虾的活动习性要求,同时,亲虾的运动也可搅动培育池里的排泄物和残饵等污物,使污物在水流的作用下集中到培育池中间,以便清污,另一方面,进水时,可以降低水流的噪音,以及减少水流对养殖腔内的亲虾的冲击所造成亲虾的应激反应,减少对亲虾的损伤;而排水口处的管体,其一端插入排水口与排水口密封连接,水流经过排水口进入管体中空通道后流入排水口排出,而管体另一端则作为操作端使用;另外,在养殖腔蓄水过程中,该管体可以通过将操作端与排水口相连,起到蓄水作用,防止水流从管体排水端的排水孔中流失,当需要清洗水池,大量快速排水时,则通过操作端打开排水口,快速放水,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体的排水端的排水孔分布于排水端端口上方至少3cm处。
上述结构中,在排水的过程中,排水孔的设置可以减缓排水速度,避免亲虾随着水流的排出而流失,另外,管体排水端端口的3cm处不设置排水孔,为养殖腔至少保留3cm高的水,用于供留在池中的亲虾所需,避免池中水分全部排干,而对亲虾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管体长度至少大于池壁高度的2/3。
上述结构中,管体的长度有利于排水操作或更换管体两端用于蓄水时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端分布的排水孔至少占管体的1/3。
上述结构中,该养殖腔通过排水孔排水,相对速度较为缓慢,若排水孔分布过少过低,容易造成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池壁上端还布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通过进气软管接入养殖腔。
上述结构中,该池中沿池壁四周还设有充气供养系统,通过充气进气管道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培育用水中后通入养殖腔,供亲虾所需,池壁四周充气所带来的水流也可提高亲虾的游动能力和摄食能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道的进气孔处插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一端插入进气孔中,连接端子另一端与进气软管连接。
上述结构中,该进气管道通过连接端子将进气软管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同时,可以增大进气面积,使得氧气有效分布于养殖腔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通过尖端插入进气孔中,该端子本体侧壁延伸有锥形连接管部,所述进气软管套设于该锥形连接管部且进入软管与该锥形连接管部的根部紧密配合。
上述结构中,连接端子通过插入部与进气管道配合,通过锥形连接管部与进气软管配合,形成紧密的连接关系,避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2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鱼缸
- 下一篇:一种鱼饵料粉碎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