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自动换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2033.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葛大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欧朗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2 | 分类号: | E03B11/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供水 水箱 自动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保洁系统。
背景技术
夜间用水量变少,特别是在零点之后,小区住户一般已经进入睡眠状态,用水很少,但 二次供水的水箱内一般仍然满状态储水;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长时间的停留,使得水边的不 新鲜,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的二次供水水箱的自动换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的二次供水水箱的自动换水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自动换水系统,包括主水箱、副水箱,所述主水箱设有输入阀、输 出阀,所述副水箱设有输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箱与副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 所述管道设有电动阀;
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输入阀、输出阀、输出管、电动阀均设有信号接收装置;
当时间为夜间零点时,控制器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入阀及输出阀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输 入阀与输出阀;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电动阀,将主水箱中的水转至 副水箱;同时,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出管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输出管;
当时间为早上五点时,控制器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入阀及输出阀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输 入阀与输出阀;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电动阀;同时,发送指令至所 述输出管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输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副水箱还设有水位传感器,在夜间零点至早上五点之间,当副水箱内的 水位低至一定程度时,所述水位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至所 述输入阀及输出阀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输入阀与输出阀;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的信号接 收装置,关闭电动阀;同时,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出管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输出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水箱内的水更换率高,保证用户用水新鲜,且不浪 费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主水箱;(2)副水箱;(3)输入阀;(4)输出阀;(5)输出管;(6)电 动阀;(7)控制器;(8)水位传感器;(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自动换水系统,包括主水箱1、副水箱2,所述主水 箱1设有输入阀3、输出阀4,所述副水箱2设有输出管5,所述主水箱1与副水箱2之间通 过管道9进行连接,所述管道9设有电动阀6;
还设有控制器7,所述输入阀3、输出阀4、输出管5、电动阀6均设有信号接收装置;
当时间为零点时,控制器7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入阀3及输出阀4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 输入阀3与输出阀4;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6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电动阀6,将主水箱1 中的水转至副水箱2;同时,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出管5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输出管5;
当时间为早上五点时,控制器7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入阀3及输出阀4的信号接收装置, 开启输入阀3与输出阀4;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6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电动阀6;同时, 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出管5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输出5管。
进一步地,所述副水箱2还设有水位传感器8,当副水箱2内的水位低至一定程度时, 所述水位传感器8将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入阀3及输 出阀4的信号接收装置,开启输入阀3与输出阀4;发送指令至所述电动阀6的信号接收装 置,关闭电动阀6;同时,发送指令至所述输出管5的信号接收装置,关闭输出管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水箱内的水更换率高,保证用户用水新鲜,且不浪 费水资源。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 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 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欧朗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欧朗供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2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