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型流体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2622.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桥;史倍迁;熊龙辉;赵永东;张炳喜;赵苇航;于航;岳泳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型流体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流体进行发电的装置通常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并且适用性较差, 在很多具有流体能量的地方无法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好,发电效 率高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转筒,导流转筒的横 截面为圆形,导流转筒内设有扭转叶片,扭转叶片的外侧边缘与导流转筒的内壁固定相连, 导流转筒外侧壁的中部对称地固定有多对永磁铁,多对永磁铁的外侧环绕设有多个发电线圈 绕组,多个发电线圈绕组分别固定在机壳上,导流转筒的左右二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 上。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其中所述机壳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导流转筒的左端为流体入口端,导流转筒的 左端设有引流挡圈,引流挡圈与机壳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导流转筒的右端设有档环,档环与机壳固定 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其中所述永磁铁的数量为4个或6个或8个。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其置于河流中,或者将导流转筒串联在 有流体通过的管路上,流体在穿过导流转筒时,就会推动扭转叶片转动,扭转叶片会驱动导 流转筒转动,安装固定在导流转筒外侧壁中部的多对永磁铁就会随之一起转动,由此让永磁 铁相对于多个发电线圈绕组出现相对运动,并在多个发电线圈绕组产生电流。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好,发电效率高的 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管型流体发电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型流体发电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导流转 筒1,导流转筒1的横截面为圆形,导流转筒1内设有扭转叶片2,扭转叶片2的外侧边缘与 导流转筒1的内壁固定相连,导流转筒1外侧壁的中部对称地固定有多对永磁铁3,多对永 磁铁3的外侧环绕设有多个发电线圈绕组8,多个发电线圈绕组8分别固定在机壳4上,导 流转筒1的左右二端分别通过轴承5安装在机壳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机壳4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或工程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流转筒1的左端为流体入口端,导流转筒1的左 端设有引流挡圈6,引流挡圈6与机壳4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流转筒1的右端设有档环7,档环7与机壳4固 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永磁铁3的数量为4个或6个或8个。
本实用新型的管型流体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其置于河流中,或者将导流转筒1串联 在有流体通过的管路上,流体在穿过导流转筒1时,就会推动扭转叶片2转动,扭转叶片2 会驱动导流转筒1转动,安装固定在导流转筒1外侧壁中部的多对永磁铁3就会随之一起转 动,由此让永磁铁3相对于多个发电线圈绕组8出现相对运动,并在多个发电线圈绕组8产 生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2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阀组自动加闸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