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出的立式混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3353.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底部 结块 分离 脱出 立式 混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行业的调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底 部结块分离脱出的立式混色机。
背景技术
现有注塑车间使用的塑料粒级混色机,主要是立式混色机,是利用搅拌 叶轮旋涡式高速运转,使塑料粒(或树脂粉)高速翻滚碰撞磨擦发热。虽然 现有的拌叶轮都设计为多段结构,但由于混色机内物料量大,散热不均匀, 难免造成搅拌不均匀或分散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产生较大的物料颗粒沉积在 桶底,无法进一步充分的搅拌分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 出的立式混色机。
一种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出的立式混色机,包括机架、桶体、电机、 减速机、搅拌叶轮和电控箱,所述桶体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在所述桶体的下 方设置有所述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轴承上设置有所述减速机,在所述桶体外 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所述电控箱,在所述桶体内设置有所述搅拌叶轮, 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和所述搅拌叶轮的搅拌轴连接,在所述桶体的底面上沿着 所述桶体的底面的圆周均匀的开设有扇环形的收集槽,在所述收集槽内设置 有与所述收集槽匹配的收集盒。
具体的,所述搅拌叶轮包括四个周向均匀设置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包 括水平段、倾斜段和竖立段,在所述的四个搅拌叶中,有两个相对的搅拌叶 的水平段贴近所述桶体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深度为0.5~2.0cm。
通过深度的调整,可以控制底部收集的沉积物料的颗粒大小。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内圆直径与所述桶体的底面的直径之比为0.5~ 0.75:1,所述收集槽的圆心角度为20°~40°。
收集槽过小的圆心角或过短的尺寸会导致槽内结块的堆积过于集中,甚 至影响到机器运行的稳定性。收集槽过大的圆心角或过大的尺寸又会导致物 料进入到收集槽的趋势过大,影响到正常混合区域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桶盖,所述桶盖扣接在所述桶体上端或与所述桶体铰 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式混色机可将底部的结块或大颗粒收集在盒底, 在收集的同时,就将底部的结块或大颗粒与桶底底面之上的均匀物料进行了 区分,使其不再进入到桶底底面之上的混合区域。之后,抽取收集盒并可以 将盒内物料方便的再投入到混色机内,在混合空间内进行混合,从而得到成 分均一,没有底部结块的大批物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出的立式混色机的整 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出的立式混色机的桶 体部分的俯视图。
附图1、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机架,2、桶体,3、电机,4、减速机,5、电控箱,6、搅拌叶轮, 601、水平段,602、倾斜段,603、竖立段,7、收集槽,8、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 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进行底部结块分离脱出的 立式混色机,包括机架1、桶体2、电机3、减速机4、搅拌叶轮6和电控箱 5。桶体2架设在机架1上,在桶体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3,在电机3的轴承 上设置有减速机4,在桶体2外设置有与电机3电连接的电控箱5。在桶体2 内设置有搅拌叶轮6,搅拌叶轮6包括四个周向均匀设置的搅拌叶,搅拌叶 包括水平段601、倾斜段602和竖立段603,在的四个搅拌叶中,有两个相 对的搅拌叶的水平段601贴近桶体2的底面。电机3的转动轴和搅拌叶轮6 的搅拌轴连接。
如图1、2所示,在桶体2的底面上沿着桶体2的底面的圆周均匀的开 设有扇环形的收集槽7,在收集槽7内设置有与收集槽7匹配的收集盒8。 收集盒8的深度为0.5~2.0cm。收集槽7的内圆直径与桶体2的底面的直径 之比为0.6:1,收集槽7的圆心角度为30°。
桶体2设置有桶盖,收集盒8设置有拉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3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