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便于更换润滑脂的石化用单螺杆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239.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恒;邵艳春;叶毅;万尚炳;刘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米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蔡跃井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于 更换 润滑脂 石化 螺杆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的便于更换润滑脂的石化用单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单螺杆压缩机包括机壳、螺杆、螺杆轴、自由端轴承、自由端轴承座、固定端轴承和固定端轴承座,螺杆轴的两端分别支承于自由端轴承、固定端轴承的内圈上,自由端轴承安装在自由端轴承座上,固定端轴承安装在固定端轴承上,自由端轴承座、固定端轴承座均安装在机壳上。在内端盖上设有供螺杆轴穿过的通孔,内端盖固定在自由端轴承座的一侧上,在自由端轴承座的另一侧上固定有外端盖。借助外盖端和内端盖将自由端轴承封于自由端轴承座上,在外端盖上设有注脂口,在内端盖上设有排脂口。通常,润滑脂需要定期更换。在更换润滑脂时,通过加注枪从外端盖上的注脂口挤入润滑脂,废旧的润滑脂被新注入的润滑脂从排脂口中挤出。这样就造成了所更换出来的润滑脂粘附在机壳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便于更换润滑脂的石化用单螺杆压缩机,在更换润滑脂的过程中,避免被更换出来的润滑脂粘附在机壳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便于更换润滑脂的石化用单螺杆压缩机,包括机壳,机壳固定有轴承座,在轴承座上设有自由端轴承,轴承座的一端固定有内端盖,轴承座的另一端固定有外端盖,在内端盖上设有通孔,螺杆轴的自由端穿过通孔而与自由端轴承的内圈相套接,固定在螺杆轴上的螺杆与两个成中心对称布置的星轮相啮合,在机壳内位于螺杆的螺旋槽的前部设有腔室,在机壳上还设有排油口,排油口与腔室相连通,在排油口上可拆卸地设有排油口堵头,在外端盖上设注脂口,在内端盖上设有排脂口,在内端盖上还连接有引管,引管与排脂口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螺纹的旋向与螺杆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自由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单螺杆压缩机,通过引管将从排脂口流出的润滑脂引到机壳的外部,避免在更换润滑脂过程中润滑脂粘附在机壳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便于更换润滑脂的石化用单螺杆压缩机,包括机壳1、螺杆2和自由端轴承3。通常,所述自由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机壳1固定有轴承座4,如图1中所示,轴承座上设有一供自由端轴承装配的接纳腔,接纳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
轴承座4的一端固定有内端盖5,轴承座4的另一端固定有外端盖6。内端盖、外端盖均与轴承座密封配合,如图1中所示,内端盖、外端盖将接纳腔围成腔室7,以接纳用于润滑自由端轴承的润滑脂。内端盖5上设有通孔,螺杆轴的自由端穿过通孔而与自由端轴承3的内圈相套接,自由端轴承3的外圈与轴承座4相连接。螺杆轴的动力端套有固定端轴承8。需要说明的是,在螺杆轴上装有固定端轴承的动力端用于和动力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接而接受动力得到转动。固定在螺杆轴上的螺杆还与两个中心对称布置的星轮相啮合,借助螺杆与星轮的配合实现压缩气体。在机壳内位于螺杆的螺旋槽的前部设有腔室14,在机壳1上还设有排油口15,排油口与腔室相连通,在排油口上可拆卸地设有排油口堵头。通常,排油口堵头。通过设置排油口和排油口堵头的结构,在开机前,可将拆卸掉排油口堵头,将腔室内积留的润滑油排出,结束后再将排油口堵头重新拧合到排油口上,可以有效地防止螺杆和星轮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液击的现象。
在外端盖上设注脂口11,注脂口与接纳腔相连通,以通过注脂口向固定端轴承注入润滑脂。在内端盖上设有排脂口12,排脂口与接纳腔相连通,以通过排脂口将接纳腔内的润滑脂排出。在内端盖上还连接有引管13,引管与排脂口相连通。通过引管将从排脂口流出的润滑脂引到机壳的外部,避免在更换润滑脂过程中润滑脂粘附在机壳上。
在通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9,螺纹的旋向与螺杆2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采用螺纹结构结构,在螺杆轴转动时,能够将内端盖与螺杆轴之间的润滑油带返到腔室内,因此在螺杆轴转动后,借助螺纹结构能够阻止润滑脂进到内端盖与螺杆轴之间的缝隙内,有效地避免润滑脂泄露。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米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好米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