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控制油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777.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廷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叶廷璧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16;F15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控制 油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控制油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成型机械 及压铸成型机械用的刹车控制油路。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机的熔胶背压采用普通背压阀进行控制,使用时,背压响应慢 且不稳定,使用效果一般;通常的高速油路会采用伺服阀把执行机构的进出工 作油口一起控制,以达到精确控制高速运行的执行机构,但一个伺服阀只能控 制一个执行机构,且对每个工作油口只能控制成一样的开口度。
而在实际应用中,执行机构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缸面积不同,如果对有 杆腔出油口关小同时会把无杆腔的进油口也关的一样小,而无杆腔在减速时还 需补进大量的液压油,若无杆腔的进油口减小很多,可能导致无杆腔得不到充 分的补油而出现负压,从而影响液压控制的稳定性,而且,此时无杆腔的进油 口从功能上讲并不需要减小却被动的减小,因此会导致节流产生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刹车控制油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背压响应慢且不稳定,使用效果一般,对每个工作油口只能控制成一样的开口 度,对高速运行的执行机构难以实现迅速平稳减速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控制油路,包括至少一组执行机构及阀体模块,所述执行机构及 阀体模块包括执行机构和阀体,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阀体 的P进油口连接主压力油路,所述阀体的T回油口连接回油路,所述阀体的A 油口与所述有杆腔连接,所述阀体的B油口与所述无杆腔连接;
所述阀体的T回油口与所述回油路之间设有比例阀组件,所述比例阀组件 包括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的P进油口与所述阀体的T回油口连接,所述比例阀 的A油口和T回油口均与所述回油路连接;
所述阀体和所述比例阀组件连接有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有杆腔的活塞杆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 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杆腔和所述无杆腔均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 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比例阀组件还包括通断阀,所述通断阀的T回油口和B油 口与所述比例阀的B油口连接;
所述通断阀的P进油口和A油口与所述阀体的T回油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断阀为二位四通阀。
进一步的,包括多组所述执行机构及阀体模块,多组所述执行机构及阀体 模块与一组所述比例阀组件连接;
每个所述阀体的T回油口分别与所述比例阀的P进油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刹车控制油路,使用时,阀体的T回油口连接比例 阀的P进油口,当执行组件在高速运行状态需要迅速平稳减速时,通过比例阀P 进油口按一定的比例减小,使回油节流从而产生背压的刹车阻力。
该刹车控制油路,通过在阀体的T回油口和回油路之间设置比例阀组件, 执行机构在运行过程可以实现精确稳定且高响应的背压控制,提高了产品整体 的稳定性及易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刹车控制油路的控制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刹车控制油路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
1、执行机构及阀体模块;2、主压力油路;3、比例阀组件;4、回油路; 11、执行机构;12、阀体;111、有杆腔;112、无杆腔;113、压力传感器;114、 位移传感器;121、阀体的P进油口;122、阀体的A油口;123、阀体的B油口; 124、阀体的T回油口;31、比例阀;32、通断阀;311、比例阀的P进油口; 312、比例阀的A油口;313、比例阀的B油口;314、比例阀的T回油口;321、 通断阀的P进油口;322、通断阀的A油口;323、通断阀的B油口;324、通断 阀的T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刹车控制油路,包括一组执行机构及阀体 模块1和一控制模块,执行机构及阀体模块1包括执行机构11和阀体12,执行 机构11包括有杆腔111和无杆腔112,阀体的P进油口121连接主压力油路2, 阀体的T回油口124连接回油路4,阀体的A油口122与有杆腔111连接,阀体 的B油口123与无杆腔1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叶廷璧,未经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叶廷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