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931.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龙;李尚坤;覃义;符杰林;王俊义;丁勇;詹德满;陈晓;仇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24/08;H04B17/318;H04B17/391;H04B17/373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信号 干扰 防护 评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干扰评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干扰器是为了保证政府、金融机构、监狱、医院、考场、加油站、重要会议等禁止使用手机场所的秩序和安全,从而对移动设备进行屏蔽的一种便携式装置。屏蔽原理是对信号网络实行有效阻断,使之无法与信号最强或者最近的基站取得链路连接,破坏手机和基站的联络,使得手机脱离于基站而不能发挥其功能。干扰效果是衡量一个干扰方式或干扰技术的重要性能指标。由于通信环境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及接受者的不同,即使是接收设备在收信过程中对同一信号也会存在不同的接收效果。因此,干扰防护的评估对实施干扰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其能够对移动通信干扰器的干扰效果进行评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包括实际测量模块、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数据库模块、模型校正模块和分析及结果显示模块;其中
实际测量模块,在实际场景中设置测量点,并分别测得预定频率f下干扰器开启前后各个实际测量点处的信号强度,其中干扰器开启前测量的前实测信号强度类型为峰值功率P实测_before,干扰器开启后测量的后实测信号强度类型为最小值功率P实测_after;同时测量时域有限差分仿真参数;
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对实际测量模块输出的前实测信号强度P实测_before和后实测信号强度P实测_after分别采用非参数回归法进行预测,获得前非参数回归信号强度P非参回归_before和后非参数回归信号强度P非参回归_after;
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基于实际测量模块输出的时域有限差分仿真参数对实际场景进行几何建模,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各个模拟测量点处的信号强度进行预测,获得干扰器开启后的后时域有限差分预测信号强度PFDTD_after;
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实际测量模块的实测数据、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的预测数据和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的预测数据;
模型校正模块,将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输出的后非参数回归信号强度P非参回归_after与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输出的后时域有限差分预测信号强度PFDTD_after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后校正信号强度Pm_after;
分析及结果显示模块,将模型校正模块输出的后校正信号强度Pm_after作为干扰信号强度,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输出的前非参数回归信号强度P非参回归_before作为原信号强度得到干信比JSR;将所得干信比JSR与预定的干扰防护干信比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干扰效果进行定性评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构建了一种全频段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结构。该系统由实际测量模块、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数据库模块、模型校正模块和分析及结果显示模块构成。能够在给定场景下,合理布点后利用专业测量仪器对实际值进行测量。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和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分别使用现有技术已有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简称FDTD)和非参数回归算法分别对信号强度进行预测,然后通过模型校正模块通过简单地加权优化预测所得的参数,对结果进行分析校正,分析及结果显示模块将干信比与预定的干扰防护评估指标进行比对,从而判定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室内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实际测量模块、时域有限差分预测模块、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块、数据库模块、模型校正模块和分析及结果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