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295.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权;李林杰;张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H02H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车载蓄电池除了为车载ECU供电之外,有时还要给收音机、外部摄像头、外接显示屏等外设供电,为了避免这些由车载蓄电池供电的外设发生短路故障时损坏车载ECU和车载蓄电池,需要在汽车上设置保护电路。传统的保护电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1)采用带过流保护功能的大功率场效应管,该方案的缺点是过流保护的阀值不能灵活设置,并且没有过压保护的功能;2)采用两个三极管和一个采样电阻构成的限流电路,其中一个三极管的BE结用来限流,该方案的缺点是只能限流,没有关闭控制电路,而且限流值随着温度的变化有比较大的变化,并且没有过压保护功能;3)采用集成电路芯片,该方案的缺点是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过流保护阀值和过压保护阀值可以灵活设置,并且过流之后可以自行关闭电源控制电路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低通滤波单元、过压过流检测单元、电源通道开关单元;
所述过压过流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稳压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
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入端接蓄电池的正极,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经第八电阻接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并通过第四电阻接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串接,并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串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并经第七电阻接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端接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接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电源通道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自锁电阻、第二自锁电阻,及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接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依次经第二自锁电阻、第一自锁电阻接到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到场效应管的栅极及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到场效应管的栅极。
进一步的,所述低通滤波单元包括滤波单元输出端、滤波电感、第一滤波电阻、第二滤波电阻、滤波电容;
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依次经滤波电感、第一滤波电阻接到滤波单元输出端,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端依次经第二滤波电阻、滤波电容接到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第六三极管、第一触发电阻、第二触发电阻、第三触发电阻;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一触发电阻接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并经第二触发电阻接到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到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依次经第三触发电阻、第二自锁电阻接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通过第四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稳压二极管可以方便的调整过流保护的阀值及过压保护的阀值,因此过流保护阀值和过压保护阀值可以灵活设置,并且过流之后可以自行关闭电源控制电路,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V2、低通滤波单元、过压过流检测单元、电源通道开关单元、触发单元;
所述低通滤波单元包括滤波单元输出端X1、滤波电感L1、第一滤波电阻R2、第二滤波电阻R3、滤波电容C1;
所述蓄电池V2的正极依次经滤波电感L1、第一滤波电阻R2接到滤波单元输出端X1,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端X1依次经第二滤波电阻R3、滤波电容C1接到地;
所述过压过流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稳压二极管D9、第四电阻R4、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远程监控接口的雷电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PFC过流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