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钳凝一体式双极电凝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863.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健泽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钳凝一 体式 双极电凝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钳凝一体式双极电凝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咬除椎板、组织、韧带等结构时,容易出血,出血后即予单、双 极电凝止血(其中双极电凝为佳,为局部传导电凝,尤其椎管内),血管较小、 出血较少、视野较清、部位无阻挡、角度可够时,则止血较易;而在血管较 大、出血较多、视野不清、部位有阻挡、角度不到时,则止血较难,甚至一 些腔镜、通道手术因无法止血,而中转为开放。
以往的手术顺序一般为先咬组织,如无出血则继续,如出血则转为电凝 止血,较为费事,且有些血管一旦出血,寻找较难,即使寻到后再止血也不 容易;另有一些血管,位置较深、较偏、较隐秘,电凝角度经常够不着(尤 其在腔镜和通道中),此时唯有调整通道方向以适应电凝的止血角度,但即使 如此,有些血管(如处于骨性深面的)仍无法止血,从而造成手术的失败、 中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咬合区域受力均匀、止血效果显著的钳凝一体式 双极电凝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钳凝一体式双极电凝钳,它包括上钳体、下钳体、形成于下钳体后 端的固定钳柄、与固定钳柄交叉铰接的活动钳柄以及设置于活动钳柄和固定 钳柄之间的复位弹性件,所述上钳体平行于下钳体并贴合下钳体的上表面, 所述活动钳柄的顶端同时与上钳体的尾端枢转连接;
所述上钳体的头端面形成有后咬合唇、尾端设置有与后咬合唇电导通的 第一电极,所述下钳体的头端设置有与后咬合唇相配合的前咬合唇、尾端设 置有与前咬合唇电导通的第二电极,所述上钳体的下表面和/或下钳体的下表 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后咬合唇由上钳体的头端面朝上钳体的尾端方向凹陷后成 型,所述前咬合唇由下钳体的头端向上弯折后成型。
优选地,所述前咬合唇上、与后咬合唇相抵触的侧面上设置有凹陷区。
优选地,所述下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轨,所述上钳体的下表 面设置有若干个与导向轨对位嵌合的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导向轨的截面形状为“T”形。
优选地,所述上钳体的外表面和下钳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顶 端设置有扣球、尾端固定于活动钳柄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片的顶端设置有扣 勺、尾端固定于固定钳柄的底部,所述扣球嵌合于扣勺内。
优选地,所述下钳体与固定钳柄相临界的区域内开设有板孔,所述活动 钳柄贯穿于板孔并通过板孔与固定钳柄交叉铰接;
所述活动钳柄的顶端设置有一缺位槽,所述上钳体的尾端装设有一插接 于缺位槽内的轴杆。
优选地,所述固定钳柄上还设置有一辅助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极和绝缘层使其在使用 时可将钳夹、电凝,烧灼、止血、分离等手术动作连续在同一动作和区域中 一次性完成,并可将止血动作置于钳夹除动作之前,能够极大地控制出血量, 保证手术效果;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咬合区域受力均匀、止血效果显著,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轨与导向槽对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 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健泽,未经林健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辅助检查架
- 下一篇:一种脊柱钉棒系统中的钉棒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