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汽车起动机机壳的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6179.X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昶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4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汽车 起动机 机壳 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用于加工汽车起动机机壳的级进模。
背景技术
汽车起动机机壳为金属圆筒薄壁零件,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机壳一般采用的加工方法是,将平面薄板通过多道工序来完成卷圆成型作业,例如切边、去毛刺、预弯、卷圆等,其存在的问题是所需要的工序比较多,每个工序都需要进行搬运,人力成本高。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等,其生产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汽车起动机机壳的级进模,以提高机壳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起动机机壳的级进模,包括一上模和一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一输料带,所述输料带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料带冲孔工位、切H型槽工位、切两边工位、压毛边工位、第一预弯工位、第二预弯工位、第三预弯工位、第一空步工位、第二空步工位、第一卷圆工位、第一卷圆上下整形工位、卷圆左右整形工位、第二卷圆上下整形工位、切离工位,
所述料带冲孔工位、切H型槽工位、切两边工位、压毛边工位、第一预弯工位、第二预弯工位、第三预弯工位、第一空步工位、第二空步工位、第一卷圆工位、第一卷圆上下整形工位、卷圆左右整形工位相邻两两工位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引导冲。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料带冲孔工位、切H型槽工位、切两边工位、压毛边工位、第一预弯工位、第二预弯工位上设有浮升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料带冲孔工位的下模包括从前到后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下模入仔,上模则包括第四脱板入仔,所述第四脱板入仔与第一下模入仔相匹配;
所述切H型槽工位的下模前端设有两第二下模入仔,末端设有两第一压毛边入仔,左、右端各设有第三下模入仔和第一H型切刀;所述切H型槽工位的上模上设有第二H型切刀,所述第二H型切刀与第一H型切刀相匹配,
所述切两边工位的下模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三切刀和第一节距定位块,后端设有与凸点相对应的第一凸点避位,上模的左右两端则对应设置有第四切刀和第二节距定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毛边工位的下模前端设有两第二压毛边入仔,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第三压毛边入仔,前端中部设有第一成型入仔,末端则设有第二凸点避位,上模则设有与下模相对应的第五脱板入仔,第五脱板入仔为一水平压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预弯工位包括位于下模前端中部的第四下模入仔和浮升引导,位于左端和右端的第五下模入仔,位于末端的第三凸点避位,所述第五下模入仔上设有第四压毛边入仔,还包括位于上模前端的第一脱板入仔,位于左端和右端的第一向下卷圆入仔,两第一向下卷圆入仔与下模的第五下模入仔相匹配,两第一向下卷圆入仔为1/8圆弧,
所述第二预弯工位包括位于下模左端的的第三成型入仔,位于右端的第六下模入仔和第二成型入仔,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一避位,以及位于末端的第四凸点避位,第六下模入仔上包括四个凸点冲,所述第二成型入仔上设有第一H型冲孔,还包括位于上模左右两端的第二向下卷圆入仔,分别与下模的第三成型入仔和第二成型入仔相匹配,两第二向下卷圆入仔为1/4圆弧,所述右端的第二向下卷圆入仔上还设有第二脱板入仔,所述第二脱板入仔上设有第一H型冲头,与下模的第一H型冲孔相匹配,
所述第三预弯工位包括位于下模左右两端的第四成型入仔、第二避位和第一卷圆避位,所述右端的第四成型入仔上设有第四引导冲,所述下模右端还设有第七下模入仔,所述第七下模入仔上设有第二H型冲,还包括位于上模左右两端的第三向下卷圆入仔,分别与下模的第四成型入仔相匹配,所述第三向下卷圆入仔为1/2圆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空步工位的下模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三避位和第二卷圆避位,所述第二空步工位的下模上设有芯棒座,所述第二空步工位、第一卷圆工位、第一卷圆上下整形工位、卷圆左右整形工位、第二卷圆上下整形工位上还设有一凹形型腔,一圆柱形芯棒与所述凹形型腔相匹配,并设于所述凹形型腔的上方,所述第二空步工位、第一卷圆工位、第一卷圆上下整形工位、卷圆左右整形工位、第二卷圆上下整形工位的上模上设有一与芯棒相匹配的凸形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昶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昶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6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模侧面整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底盘三角臂整形加工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