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6600.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文;丁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22;H01Q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尤其涉及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下文简称为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电磁波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作为费用系统、物品管理系统己得到普及。在RFID系统中,以非接触方式来使读写器和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在这些器件之间收发高频信号。读写器和RFID标签分别包括: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无线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及用于发送和接收高频信号的天线元件。
若例如是利用13.56MHz频带的HF频带RFID系统,则使用线圈天线来作为天线。并且,读写器侧的线圈天线与RFID标签侧的线圈天线经由感应磁场进行耦合。这种RFID系统近年来也搭载在移动电话以及智能手机等中。即近场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系统。
近场通信又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由于近场通信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以往,作为这种带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其沿厚度方向观察时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无线通信装置100中,将铁氧体202贴附在设置有线圈的线圈基板201上,构成天线2。将天线2直接贴在金属后壳1上。在天线2上方设置有中壳3,中壳3上方设置有电磁屏蔽层4,电路基板5设置在电磁屏蔽层4的与中壳3相对的另一侧。该电路基板5上设置有各种电子元器件、导体图案等。通过设置电磁屏蔽层4,能防止电路基板上的感性器件等对天线2造成干扰。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要在采用金属后壳的无线通信装置上实现较好的天线性能,必须将线圈基板与金属后壳的距离设置得足够小,优选将线圈基板直接贴附于金属后壳。另一方面,在NFC天线中,铁氧体起到降低电池等金属材料对信号磁场的吸收的作用,因此需要铁氧体具有足够的厚度。于是,必须在金属后壳与中壳之间留出足够的设置天线的空间。
然而,随着对无线通信装置薄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金属后壳与中壳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此时不得不降低铁氧体的厚度,这会导致天线性能下降。换言之,难以兼顾装置薄型化以及天线性能。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装置薄型化又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的无线通信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后壳、线圈基板、铁氧体、中壳、以及电磁屏蔽层,所述线圈基板上设置有线圈,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后壳与所述中壳之间,所述电磁屏蔽层设置在所述中壳的与所述金属后壳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铁氧体设置于所述中壳与所述电磁屏蔽层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后壳不完全覆盖所述线圈。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基板贴附于所述中壳或所述金属后壳的其中一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基板与所述中壳或所述金属后壳的另一方抵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基板与所述金属后壳电容耦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贴附于所述中壳。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屏蔽层的与所述铁氧体的相反侧设置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层上设置有供所述电子元器件穿过的孔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以避开穿过所述孔部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设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基板为柔性电路板。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线圈基板与铁氧体分开贴附,将线圈基板贴附在金属后壳与中壳之间,将铁氧体贴附在中壳与电磁屏蔽层之间,从而既能够满足装置的薄型化要求,又能够实现良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由于金属后壳不完全覆盖线圈,因此能获得更好的天线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6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卫星天线底座转动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表内嵌角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