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7287.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B2/02 | 分类号: | B42B2/02;B42B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式全 智能 装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订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装订机是各企事业单位装订各类文件、账册、账本、票据的纸质材料的专用机械设备。
最初的手工线装订方法是使用线锥扎出小孔后再用钩针逐个钩取装订线,最后手工打结装订。装订过程中需要用力戳穿装订物,不但费时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装订厚度也有较大限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动打孔,配合手动带线的装订形式。采用特制的螺旋钻针,在电机的钻动下钻穿装订物,手动移动装订物顺次钻孔,之后换取钩针逐个勾线带线,最后再手工装订打结。
电动线装订机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向办公自动化又提升了一大步。
但是,电动线装订机也存在不少的缺点:
1.钻针采用螺旋结构,钻孔过程中,纸屑粉尘飞逸,造成了工作环境的严重污染;
2.钻孔过程依然需要人工压下旋转的钻针,而且装订物夹具依然为手动控制,操作安全性依然不高;
3.钻完孔后需要跟换钻针为钩针,并逐个的牵引勾线,工序繁琐;
4.装订线需要手工打结捆扎,依然需要手工装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电机、传动机构、机针载体、机针、轮盘、转动滑动部和针杆导向轴;
所述送线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轮盘连接,能够带动所述轮盘转动;
所述转动滑动部转动设置在所述轮盘远离所述轮盘轴的一侧;
所述机针载体靠近所述轮盘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滑槽;
所述转动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横向滑槽内;
所述机针固定设置在所述机针载体上;
所述机针载体滑动设置在所述针杆导向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轮盘轴;
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送线电机的电机轴上;
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轮盘轴同轴且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被动齿轮啮合;
所述轮盘同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轮盘轴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皮带、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
所述主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轮盘轴的另一端;
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设置在绕线机构上;
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用于带动所述绕线机构和所述送线电机做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勾线器和绕线轴;
所述从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绕线轴的一端;
所述勾线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绕线轴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勾线器包括勾线爪和排线爪;
所述勾线爪设置有弯曲尖端,能够将装订线勾出;
所述排线爪远离所述绕线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排线斜坡,能够将装订线从所述勾线器上卸下。
进一步的,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还包括机针固定座;
所述机针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机针载体远离所述轮盘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针杆固定座内设置有保护弹簧和机针杆;
所述机针固定设置在所述机针杆上;
所述保护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机针杆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针杆固定座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弹簧远离所述机针杆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机针载体上设置有润滑套;
所述润滑套套设在所述针杆导向轴。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滑动部为轴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式全智能装订机的送线机构,通过送线电机带动轮盘转动,轮盘的转动带动转动滑动部上下移动,由于转动滑动部通过横向滑槽与机针载体连接,进而能够带动机针载体上下移动,进一步通过机针载体带动机针上下移动,可以完成自动送线。这样的结构设置,在钻刀钻好孔后,可以直接通过送线机构将设置在机针上的装订线送上,不需要人工勾线,减少了人工操作,将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化操作,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工作的准确率,减少了失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和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针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针载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勾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创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72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作弊票据
- 下一篇:可在线检测电子监管码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印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