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184.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文彩方;沈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35/00;H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隐藏 插头 旋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家用电器中与插座或者插线板配套的插头或者插脚一般都是呈裸露结构,或者也有不少采用隐藏式插头结构,但是存在这些插头或者插脚回弹不到位;而且插头或者插脚转动过程不顺畅,力道不够;而且在配合插座或者插电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插头或者插脚的插拔次数比较频繁,因此当出现上述中回弹不到位、连接不顺畅,接触不良或者不导通的情况时,不仅严重影响插头或者插脚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到插座或者插电板的使用情况,而且对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正常使用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因此,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的旋转结构、导通稳定的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旋转插头的底座嵌套在支架上,旋转插头的底座上设有的旋转轴嵌套在支架上设有的两根限位柱之间,旋转轴上的干涉点与支架上的两根限位柱限位配合;旋转插头以其底座上的旋转轴进行旋转时,旋转轴上的干涉点挤压限位柱并使得限位柱发生弹性变形,实现旋转插头旋转0°和90°限位的切换。
所述干涉点是指旋转轴上设置的若干个凸出块,用于在旋转轴旋转过程中挤压限位柱使其发生弹性变形,整个旋转过程包括旋转到达的两个角度即0°和90°都有干涉量,使得插头转动顺畅并能转动到位。且对旋转轴进行拨回时需要一定的力道,以增加手感。干涉量应该适当,太大可能会导致限位柱断裂,太小则会回弹没有力道或不能回弹到位。也因此限位柱需要弹性的同时需要较好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插头的底座套设在外壳内的弧形槽内,底座两侧端的两个金属圆台分别与针座接触,其中:两个金属圆台与各自对应侧的金属插脚连接,针座在工作中是带电件,针座与旋转插头侧面的两个金属圆台接触,而且两个金属圆台与各自对应侧的金属插脚连接,完成导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为绝缘包塑件。由于针座在工作中是带电件,针座与金属圆台接触连接后,使得金属插脚带电,因此将金属插脚和金属圆台与旋转插头相连的其他器件绝缘隔离,避免用户带电操作,以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插头的底座上设有的两个凸块分别嵌套在支架设有的两个卡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插头的两块金属插脚延伸到外壳外,该外壳外侧设有与两块金属插脚相配套的两个槽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外壳盖,通过螺丝依次将外壳盖、支架和外壳封装固定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中的插头旋转结构设计能够在大于90度范围内旋转,并利用旋转结构限位使旋转在0°/90°之间切换到位,以满足插头隐藏的功能需求;插头在旋转过程中一直有力道,手动确定方向后能自动收起/弹出,都能准确到位。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旋转插头0°-90°之间的旋转,并利用外壳3限位于0°-90°,同样可以通过改变限位延伸到大于90°的旋转结构。也可发散用于其他行业的旋转结构的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旋转插头和支架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1/图4-2/图4-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插头在旋转过程中三种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底面示意图。
图6-1/图6-2/图6-3是图5中旋转插头在旋转过程中三种不同状态中以C-C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注:支架1,限位柱11,卡槽12,旋转插头2,干涉点21,底座22,旋转轴23,插脚24,凸块25,金属圆台26,外壳3,弧形槽31,槽沟32,螺丝4,外壳盖5,针座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插头
- 下一篇: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