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702.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霖信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1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李冬梅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空气 沼气池 增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和空气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池在我国南方农村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由于沼气池大多建于低下,池温随四季温度变化较大,而沼气池的产量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在阴雨天气或者温度较低时,无法正常供气。因此,沼气池在北方农村的使用与推广受到严重的制约。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储热水箱、空气能加热器、空气能储热水箱、总储热水箱和换热盘管;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管道与太阳能储热水箱连通,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太阳能储热水箱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空气能加热器通过第二循环管道与空气能储热水箱连通,并构成第二循环回路,空气能储热水箱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太阳能储热水箱还通过第三循环管道与总储热水箱连通,并构成第三循环回路,该第三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三循环泵,空气能加热器还通过第四循环管道与总储热水箱连通,并构成第四循环回路,该第四循环管道上设有第四循环泵,总储热水箱内设有液位计、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管,总储热水箱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和浮球阀,总储热水箱还通过第五循环管道与换热盘管连通,并构成第五循环回路,换热盘管位于沼气池内,所述第五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五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总储热水箱9上还连接有通气管18。
优选地,电加热管13为螺旋状电加热管。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沼气池内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9。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太阳能集热器对太阳能储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太阳能储热水箱内水温,当太阳光照足够强时,即太阳能储热水箱中水温足够时,不启动空气能加热器,第四循环泵通过在太阳能储热水箱与总储热水箱之间循环水,实现了对总储热水箱内水的增温,第五循环泵通过在总储热水箱与换热盘管之间循环水,实现了向沼气池的增温,保证了发酵池的正常发酵;当太阳光照较弱时,即太阳能储热水箱中的水温较低,启动空气能加热器,第三循环泵通过在空气能储热水箱与总储热水箱之间循环水,实现了对总储热水箱内水的进一步增温,稳定了发酵池的正常发酵进程。在太阳能集热器和空气能加热器同时工作时,若总储热水箱中的水温仍达不到预期要求,可打开电加热管,以对总储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增温。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节能低碳,耐候性强,保证了沼气池在阴雨天气以及温度较低时供气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沼气池增温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储热水箱2、空气能加热器5、空气能储热水箱6、总储热水箱9和换热盘管16;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第一循环管道与太阳能储热水箱2连通,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太阳能储热水箱2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所述第一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泵4,空气能加热器5通过第二循环管道与空气能储热水箱6连通,并构成第二循环回路,空气能储热水箱6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8,太阳能储热水箱2还通过第三循环管道与总储热水箱9连通,并构成第三循环回路,该第三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三循环泵10,空气能加热器5还通过第四循环管道与总储热水箱9连通,并构成第四循环回路,该第四循环管道上设有第四循环泵11,总储热水箱9内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2和电加热管13,总储热水箱9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液位计、电磁阀14和浮球阀15,总储热水箱9还通过第五循环管道与换热盘管16连通,并构成第五循环回路,换热盘管16位于沼气池内,所述第五循环管道上设有第五循环泵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霖信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霖信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