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716.4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时振华;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存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 余热 温差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螺杆空压机长期连续的运行过程中,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风能,在机械能转换为风能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的高压压缩,使之温度骤升,这是普通物理学机械能量转换现象,空压机螺杆的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热量,同时也摩擦发热,这些产生的高温热量由空压机润滑油的加入混合成油/气蒸气排出机体,这部分高温油(冷却油)/气流的热量相当于空压机输入功率的3/4,它的温度通常80℃-100℃,这些热能都由于机器运行温度的要求,都被无端地废弃排往大气中,即空压机的散热系统来完成机器运行的温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空压机;储油筒,所述储油筒通过空压机的出油管与空压机相连通;温差发电机,所述温差发电机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储油筒相连,温差发电机上还设有进水管路、出水管路以及电流输出装置;四通温控阀,所述四通温控阀经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机的出油口,经第三管路连接所述储油筒,经第四管路连接所述温差发电机的进油口,经第五管路连接所述空压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将空压机产生的高温油进入储油筒,并经由储油筒进入温差发电机进行发电,产生的电量经电流输出装置输出。高温油变为低温油后再进入空压机,当变其温度升高时,再返回温差发电机发电,如此循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空压机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储油筒上设有安全阀和储油筒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放油的泄油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压力维持阀。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泵。
优选的,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油过滤器和压力表,在第五管路入口端设有油过滤压差开关。
优选的,所述电流输出装置为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即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采用触摸屏液晶显示器,以控制冷却油发电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温差发电机中,在进水管路(冷却水管)两侧安装温差发电芯片,使温差发电芯片的一侧冷端紧贴进水管路侧壁,另一端热端紧贴冷却油管侧壁,即进水管路与温差发电芯片、冷却油管道相间排列,使得温差发电芯片的一个端面被加热,另一个端面被冷却,温差发电芯片两端面之间产生温差,由于贝塞尔效应,温差被转化成电势差,将电势差引出,经过转换、整流后作为电源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空压机1;储油筒2;温差发电机3;四通温控阀4;第一温度传感器5;出油管6;安全阀7;储油筒压力表8;第一管路9;压力维持阀10;进水管路11;出水管路12;泄油阀13;第二管路14;蓄电池15;第三管路16;第四管路17;泵18;第五管路19;过滤器20;压力表21;热交换器22;油过滤压差开关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空压机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空压机1、储油筒2、温差发电机3和四通温控阀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存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存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