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9078.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黎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6 | 分类号: | F23C9/0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再循环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在工业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燃烧不充分、飞灰颗粒浓度高、锅炉热效率低等问题。而锅炉工作时所产生大量燃烧不充分的飞灰中包含了大量的热能量,如果不对其进行二次燃烧,将造成巨大的热损失,降低了锅炉的传热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大量飞灰提高对水冷壁产生撞击频率,增快水冷壁的磨损效率。另外,如果锅炉的飞灰浓度过高,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床温高、锅炉的带负荷能力差、炉膛差压低等,因此,亟需一种再循环燃烧系统对锅炉飞灰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包括炉膛、电除尘器、灰斗、仓泵、气泵及若干管道,所述气泵通过管道连接在仓泵上,所述仓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于炉膛的相对两侧,所述灰斗呈倒漏斗状设置,灰斗设在仓泵的上方,所述电除尘器设在灰斗上方,所述电除尘器和灰斗对飞灰进行收集,使飞灰落入到仓泵内,气泵将仓泵内的飞灰从不同方向送入到炉膛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去灰库,所述仓泵通过一管道连接于去灰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在用于连接仓泵与炉膛的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设在用于连接去灰库和仓泵的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除尘器上设置有飞灰入口,所述炉膛上设有飞灰出口,所述飞灰入口和飞灰出口通过管道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除尘器包括前置滤网、后置滤网、电极及极板,所述电极和极板置于前置滤网和后置滤网之间。
本实用新型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灰斗和电除尘器对飞灰进行收集,使飞灰落入到仓泵内,再通过气泵将仓泵内的飞灰从不同方向送入到炉膛内,进行二次燃烧,提高燃料的热转化率,降低床温的温度,节省能源,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净化锅炉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防止锅炉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对大气的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降低飞灰对水冷壁产生撞击频率,延长水冷壁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该锅炉飞灰再循环燃烧系统包括炉膛10、电除尘器(图未示)、灰斗20、仓泵30、气泵50及若干管道50,所述气泵50通过管道50连接在仓泵30上,所述仓泵30通过管道50连接在炉膛10上,所述灰斗20设在仓泵30的上方,所述电除尘器设在灰斗20上方。
所述灰斗20呈倒漏斗状设置,方便收集从电除尘器落下的飞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去灰库(图未示),所述仓泵30通过另一管道50连接于去灰库上,所述气泵50将落入到仓泵30内的飞灰送入到炉膛10或去灰库内,所述仓泵30通过管道50分别连接于炉膛10的相对两侧,从而使得飞灰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吹入到炉膛10内,一方面可以使飞灰在炉膛10内燃烧的更充分,而且可以保证的进料的速度合适,防止进料进料的速度过快,导致飞灰的燃烧的效果不佳。另外,用于连接仓泵30与炉膛10的管道50上设有第一阀门(图未示),用于连接去灰库和仓泵30的管道50上设有第二阀门(图未标),当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气泵50将仓泵30内的飞灰送入到去灰库内;当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气泵50将仓泵30内的飞灰送入到炉膛10内。
所述电除尘器上设置有飞灰入口,所述炉膛10上设有飞灰出口,所述飞灰入口和飞灰出口通过管道50进行连接。所述电除尘器包括前置滤网、后置滤网、电极及极板,所述电极和极板置于前置滤网和后置滤网之间,电极靠近飞灰入口设置,其中,设置电极的区域内单一极性的电极形成离子区,设置极板的区域内由不同极性的极板间隔设置,形成吸尘区,飞灰中的颗粒在离子区内形成带电电荷,在吸尘区内与不同极性的极板相互吸引,使烟气中的灰尘吸附到要极板上,当滤网和极板上的飞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附在滤网和极板上的飞灰将落入到灰斗2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9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