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除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9732.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癸;胡竹林;廖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弘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静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薄膜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的技术都开始相互融合,在镭射电化铝薄膜生产过程中,大多以聚酯薄膜为基膜,在其上均匀涂布一层或者多层涂层,在现生产涂布过程中,都需要将薄膜进行多次放卷和收卷,在放卷时,由于膜面从卷轴上分离开的瞬间会产生静电,尤其在薄膜真空镀铝生产中,因其在真空工作状态下进行蒸镀,膜面上所带的静电很难通过空气中的水蒸气带走,薄膜的给料放卷过程产生特别大的静电,如果不能够及时消除静电,当静电大到一定幅度时就会饱和出现打火放电现象,当放卷速度特别高时静电也会超高,这时饱和静电产生的放电现象会频繁发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薄膜除静电装置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薄膜除静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除静电装置,包括L型结构骨架、安装在L型结构骨架前端的毛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等离子风棒、和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其中调节装置固定在L型结构骨架的后端,等离子风棒一端与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相连接,该装置设计简单新颖,L型结构能有效避免静电积聚,有效避免出现打火放电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夹紧块、调节按钮,其中夹紧块固定在调节板上方,调节按钮安装在夹紧块表面,调节装置能调整离子风棒与输送带形成的角度,从而加大除静电覆盖面积范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紧块内侧设有橡胶垫,防止夹紧块与调节板碰撞摩擦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离子发生器与低压离子发生器,高压离子发生器与低压离子发生器电连接,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能喷出带电离子,对薄膜表面的静电进行吸附与中和,除静电无死角。
更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风棒采用高强度耐抗充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耐冲材料韧性好、强度高,还能避免静电积聚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L型结构骨架材质可以为铁或镁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薄膜除静电装置,设计简单新颖,L型结构能有效避免静电积聚,有效避免出现打火放电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薄膜除静电装置,带有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它能喷出带电离子,对薄膜表面的静电进行吸附与中和,除静电无死角。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薄膜除静电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薄膜除静电装置,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薄膜除静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L型结构骨架、2为毛刷、3为调节装置、4为等离子风棒、5为高低压离子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弘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弘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9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线路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照灯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