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烟气中有机胺盐液滴的气液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2416.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汪爱民;崔鹏;陈家欢;史成武;魏凤玉;徐洁书;李正贤;罗松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李郁 |
地址: | 244401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烟气 有机 胺盐液滴 气液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在有机胺法烟气脱 硫技术中的应用的可分离烟气中有机胺盐液滴的气液旋流器。
背景技术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吸收塔塔型结构为喷淋填料塔,外排烟气必 然夹带一定量的有机胺盐并随着烟气逃逸出塔外,造成有机胺的损失从而影 响吸收塔的脱硫效率。
烟气中有机胺盐被夹带的程度与吸收解吸的工艺流程、塔内工艺条件、 有机胺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关联,具体的,1、有机胺法烟气脱硫是一个连续 循环的吸收、解吸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热稳定盐会逐渐在有机胺盐水 溶液中积累,易使有机胺产生发泡现象;2、在气液传质过程中,有机胺会产 生液沫现象;3、有机胺在塔内喷淋及液体分布过程中,有轻微的发泡现象。 这些关联势必使得净化后的烟气夹带有机胺盐。通过检测表明吸收塔出口净 化烟气的冷凝水中有机胺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变化,造成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反 应的有机胺盐由于被夹带,造成有机胺液损失及塔内脱硫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离烟气中有机胺盐液滴的 气液旋流器,以解决含硫烟气经脱硫净化后存在着有机胺盐被夹带的现象。 利用旋风分离原理,迫使进入气液旋流器的烟气产生旋流以形成离心力,使 烟气中的有机胺盐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烟气中分离出来,降低了烟气中 有机胺盐的夹带量,减少了有机胺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烟气夹带有机胺这一现象的分析表明:1、烟气中的有 机胺盐以小液滴形式存在的,烟气量变化时,烟气夹带量会增大,突出了烟 气分布的重要性;2、烟气中有机胺盐液滴的粒径具有相当分散的尺寸分布, 可回收利用的范围广。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可分离烟气中有机胺盐液滴的气 液旋流器,所述气液旋流器1自下而上包括:烟气一次布气加速区10、有机 胺分离区20和烟气二次布气区30;气液旋流器入口位于烟气一次布气加速 区10,气液旋流器出口位于烟气二次布气区30;
所述烟气一次布气加速区10设有数片导流片12;
所述有机胺分离区20设有1道或2道以上旋流叶片21;
所述气液旋流器1出口上方设有导气帽31;所述导气帽31为圆锥体结 构。
优选的,其中,所述气液旋流器1在烟气一次布气加速区10的直径,沿 轴向朝气液旋流器1入口的方向变大。
优选的,其中,每片导流片12的片体呈曲线形设置在所述烟气一次布气 加速区10的内壁上,每片导流片12的片体在其下部与气液旋流器1的轴向 中心线呈平行态,每片导流片12的片体在其顶部偏离气液旋流器1的轴向中 心线40°~50°。
优选的,其中,所述气液旋流器1在烟气二次布气区30的直径,沿轴向 朝气液旋流器1出口的方向变大。
优选的,其中,每道旋流叶片21与气液旋流器1内壁间留有间隙;每道 旋流叶片21的螺旋升角为15°~25°。
优选的,其中,所述导气帽31的锥角角度大于等于100°且小于等于180 °。
优选的,其中,一次布气加速区10的高度h1占气液旋流器1总高度H 的25~30%,有机胺分离区20的高度h2占气液旋流器1总高度H的50~60%, 烟气二次布气区30的高度h3占气液旋流器1总高度H的15~20%。
优选的,其中,导气帽31与气液旋流器1出口的高度H1大于等于旋流 器1总高H的4~5%。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设置在吸收塔吸收 段填料层上方的气液分离装置,其中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条所述 的气液旋流器1和阻流板2;所述阻流板2上开设有数个孔,每个孔内设有 气液旋流器1,且所述气液旋流器1的外周与所述孔密闭接触;阻流板2的 边缘与吸收塔的内壁密闭接触。
优选的,其中,气液旋流器1伸出阻流板2的高度h大于等于旋流器1 总高H的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2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袋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尿囊素脱色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