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动机机壳内磁瓦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3932.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吕亮亮;黄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动机 机壳 内磁瓦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起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减速起动机机壳内磁瓦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起动机的机壳内需要贴设磁瓦,现有的技术如图1所示,先由若干的定位夹排列在机壳的内壁,将磁瓦夹设在两两定位夹之间,该磁瓦由AB胶水粘贴在机壳上,生产效率低且胶水气味刺鼻影响工人健康。再则磁瓦由定位夹定位,传统的定位夹只有一端设有托底,当磁瓦脱落时,无法阻止磁瓦的轴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磁瓦定位夹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起动机机壳内磁瓦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起动机机壳内磁瓦的定位结构,它包括排列在壳体内壁的若干夹体,其特征在于,夹体的上方设有顶托,下方设有底托,夹体的左右两侧设有耳槽,该耳槽用于契合装配的磁瓦,通过顶托和底托将磁瓦的上下夹持限位,通过耳槽将磁瓦的左右限位,所述的夹体上设有定位孔,而在壳体上设有定位点,将上述的定位点插入定位孔中实现夹体的定位。
所述的定位点由壳体外部向内铆压成型且形成一个凸起。
所述的,夹体与底托、顶托形成“工”字结构。
所述的夹体与底托、顶托背部为弧面贴合在壳体内壁上。
所述的底托或顶托上设有翘边,该翘边具有一定的塑性,该翘边作用支撑在磁瓦的底部或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采用机械方式来夹持磁瓦,磁瓦用该方式夹持不易脱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比粘合速度更快,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处A-A部分的截面图。
图中,1、磁瓦;2、夹体;3、壳体;4、耳槽;5、底托;6、定位点;7、翘边;8、顶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排列在壳体3内壁的若干夹体2,两两夹体2之间夹设磁瓦1,夹体2的左右两边设有耳槽4,当磁瓦1限位在耳槽4中时,可限制磁瓦1的左右移动。所述的夹体2的上下位置设有顶托8和底托5,夹体2与底托5、顶托8形成“工”字结构,所述的夹体2与底托5、顶托8背部为弧面贴合在壳体3内壁上,夹体2的上下位置即为壳体3的轴线方向。在底托5上还设有翘边7,该翘边7具有一定的塑性或者弹性,所述的顶托8用于抵在磁瓦1的上端面,翘边7用于抵在磁瓦1的下端面,通过上述的顶托8和翘边7将磁瓦1沿壳体3轴向方向限位,所述的翘边7因为具有塑性或弹性,因此可以随意弯折,便于磁瓦1的放入。
所述的夹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并在壳体3上设有对应的定位点6,通过定位孔插入定位点6中,使夹体2固定。定位点6由壳体3外部向内铆压成型且形成一个凸起。该结构采用机械方式定位,比粘合速度更快,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3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补偿双驱直驱力矩电机
- 下一篇:智能变电站模拟主站综合测试系统